三湘都市报 2024-11-24 07:38:2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区域,湖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据统计,湖南全省共记录候鸟393种,占全国候鸟种数的近半。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丰富馈赠,更是对湖南多年来在生态保护工作方面所取得成效的肯定。近年来,湖南多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候鸟迁飞,共同守护这些远道而来的“空中来客”。
跨区域联合保护,共筑候鸟迁飞安全网
进入到冬季,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南风面、齐云山、八面山三座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山之间,形成了一条宽约30公里、长约40公里的隘口。这条隘口被称为“千年鸟道”,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迁徙季,上百万只候鸟会飞过这个隘口,继续南迁。
为了保护这些候鸟,湖南与江西两省在候鸟保护方面展开了紧密的合作。江西省遂川县和湖南省炎陵县、桂东县分别设立了候鸟保护站,开展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经济联谋等活动。
“我们与江西保持着密切的信息交流,共同制定保护策略,确保候鸟能够安全通过。”湖南省林业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2年两省签署候鸟保护联防联保公约以来,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湘赣两省千年鸟道护鸟红色联盟”的成立,更是将宣教、巡护等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四级梯度湿地,打造候鸟生态乐园
湖南在候鸟保护方面不仅注重跨区域合作,还积极探索创新保护举措,打造候鸟生态乐园。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保护区处于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交汇区,是全球4条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驿站。保护区内建设了四级梯度湿地,为不同种类的候鸟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四级梯度湿地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候鸟的生活习性。第一梯度水深10—30cm,适合鸻鹬类候鸟栖息;第二梯度和第三梯度水深为30—50cm,是白琵鹭、苍鹭等涉水禽鸟的活动区域;第四梯度水深达100cm,是鸬鹚、凤头鸊鷉等“游泳高手”和“潜水高手”的活动区域。这种因地制宜的创新做法,使得不同种类的候鸟都能找到自己的乐园。
另外,湖南加强了对候鸟栖息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针对洞庭湖等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的问题,湖南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修筑生态围堰、保水蓄水、水系连通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为候鸟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栖息环境。
引入科技手段,全力为候鸟迁徙护航
同时,在候鸟保护工作中,湖南还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其中,永州零陵区以林长制为引领,以“智慧巡林”为依托,通过“湖南林业巡护系统”APP、无人机巡林、红外相机及“铁塔哨兵”等科技利器,积极开拓“天上广角巡、林间日常巡、田间队伍巡”的智慧巡林模式,全力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在双牌县日月湖国家湿地公园,冬季迎来大量白鹭、中华秋沙鸭,在公园内栖息捕食。当地林业部门在候鸟迁徙时设立监控点,运用智能监测巡护系统,通过该点位,巡护人员无论身处何处,都能通过电脑或手机实时查看日月湖的情况,“人防+技防”的手段让捕鸟猎鸟行为无所遁形。
在东安县,林业部门在重点林区加装了视频摄像头,实现了对候鸟活动的实时监控。同时,依托“湖南林业巡护系统”APP、无人机巡林、红外相机及“铁塔哨兵”等科技手段,构建起“天上看”“地上巡”“网上管”的生态监测新格局。“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护鸟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数据。”监测站工作人员唐军云说。
据统计,目前东安县已监测到白鹭、游隼、鸳鸯等12目41科129种候鸟,候鸟迁徙线路总长94.4公里,途经11个乡镇53个村。
提醒
远观鸟类 ,可以记录分享请勿追赶
候鸟的翩然而至,让冬日沉寂的东洞庭湖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鸟类欢歌的乐园。对于广大市民游客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近距离接触自然、观赏鸟类的绝佳机会。市民游客如何科学观鸟呢?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宋玉成介绍,科学观鸟首先需要做足准备工作。在装备上,望远镜是观鸟者的“眼睛”,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双筒或单筒望远镜至关重要。同时,他也提醒观鸟者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清晨和傍晚是鸟类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也是观鸟的最佳时机。
“我们要尊重鸟类,不要追赶或伤害它们。在观鸟过程中,使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既能保护鸟类不受惊扰,又能让我们更仔细地欣赏它们的美丽。同时,注意观察鸟类的体型、羽毛颜色、嘴型等特征,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准确识别它们的种类。”宋玉成说。
此外,宋玉成还鼓励观鸟者将观察到的鸟类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其他观鸟爱好者分享。他表示:“记录与分享是观鸟乐趣的一部分。通过记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观鸟成果;通过分享,我们可以与其他观鸟者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而对于广大观鸟爱好者来说,在观鸟时应尊重候鸟的生活习性,不干扰候鸟正常觅食和栖息,保持适当观赏距离,保护候鸟的栖息环境。
“我们倡导文明观鸟、科学观鸟,让更多的人了解候鸟、关心候鸟、保护候鸟。”宋玉成说。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