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1-24 06:57:59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1月24日01转02版
岳麓山实验室230个团队、2000余名科研工作者扎根田野,在水稻、辣椒、油茶等方面诞生一批科研成果——
锻造民族种业“湖南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霄
粮食要增产增收,种子尤为重要。在长沙,就孕育着一颗重要的“种子”——岳麓山实验室。
11月23日,“湖南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岳麓山实验室,深入了解如何为民族种业锻造“湖南芯”。
岳麓山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锚定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以种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实验室。依托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和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水平科技人才,汇聚全国乃至全球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39个省部级以上平台。
2022年至2025年,岳麓山实验室建设第一期工程,总投资100亿元。目前集聚区(农大农科院片区)已竣工验收,进入全面实体化运行阶段。
今年9月7日,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入驻岳麓山实验室,成为实验室集聚区竣工验收后首个入驻团队。近段时间,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赵炳然正带领团队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培育优质水稻种子。
“团队成功研发重离子诱变技术,可以快速稳定地获得靶向改良品种,开创生物定向育种新途径。”赵炳然介绍,今年,利用这项技术培育的“臻两优8612”水稻在江西、湖南等地推广150万亩以上,遇异常高温依然表现良好,实现丰产增效,成为全球首个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低镉水稻品种。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水稻育种上,还可用于动物、微生物的遗传改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赵炳然说。
在岳麓山实验室,不只有杂交水稻。记者了解到,目前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和科研同步进行,230个团队、2000余名科研工作者扎根田野,在水稻、辣椒、油茶等方面诞生一批科研成果。
“在‘辣椒院士’邹学校的带领下,已建成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引领全国乃至世界辣椒育种方向。”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李雪峰介绍,受气候因素影响,我国的辣椒种植正在向西、向北转移,面临全程机械化、耐盐碱等技术难题。团队正依托岳麓山实验室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先进设备,加快选育适合大面积推广的辣椒新品种,让老百姓吃上更多品质优、产量高、口感好的辣椒。
围绕国家所需、湖南所能、未来所向,岳麓山实验室布局建设基础科学研究部、种源创新研究部等4大功能研究部,种质资源库、生态模拟育种与表型鉴定平台等8大公共创新平台,水稻、蔬菜、油菜等15大品种创制中心,技术攻关不断实现新突破。
“岳麓山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我们希望汇聚国内外种业领域高水平人才,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省政府岳麓山实验室工作专班负责人邵胜强表示,到2025年,实验室将争取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突破10项关键核心技术,选育100个以上重要农业生物新品种,纳入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