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止强定力

  新湘评论   2024-11-25 16:39:23

知足知止强定力

孔令尚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在人生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许多篇章留下不少格言警句。如第44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语警意深,颇富哲理,至今仍是闪耀着哲学光辉的至理名言。

在这段论述中,老子先是提出了“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三个发人深省的设问,告诫人们不要贪图虚荣与名利,要克制私欲贪念,守住自己的内心,珍惜自身的价值与尊严。“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则揭示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的深刻道理。天下之福,莫大于不贪;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做人不知收敛,一味追名逐利,凶险和灾祸就会随之降临。由此老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安乐。

知足和知止,是中国古人修身明德的重要智慧。知足是一种心态,不是消极的安于现状,而是对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感到满足和珍惜。懂得知足的人,往往不会被过多的欲望所驱动,不会被纷杂的环境所裹挟,这样的心态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判断力,让人更加积极向上。知止是一种智慧,不是消极的不求进取,而是对未来欲望的节制。懂得知止的人,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会被带着走,会适时放下烦恼和焦虑,让心灵得到宁静和平衡,获得内心的恬淡和幸福感。知止是做人的一种至高境界。明朝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益智书目《增广贤文》将此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不知足,不知止,就会纵容贪欲之心滋生蔓延。“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欲会使人心态失衡,行为失范,失去定力。这些年来,之所以有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不是他们不懂得党纪国法,不懂得做人为官的道理,其根子就在于个人不“知足”、不“知止”,被权力所役,被利益所缚,被虚名所累,把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等统统丢到了脑后,最终坠入违法犯罪泥潭。从大处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从小处说,个人失去了地位、待遇和自由,给家人带来了痛苦,的确称得上是“大费”“厚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这“四个定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来增强。作为党员干部,时常温习一下这“三问”,时常反躬自问是否做到了“知足”“知止”,就能保持头脑清醒,明白自己应该追求什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能保持良好心态,时刻提醒自己慎独慎微,当贪念萌发时及时克制,当信念出现缺口时及时修补,这对于增强“四个定力”是大有裨益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老子的“知足知止”论是滋润品德修养的“甘泉”,是强化自律意识的“发条”,是预防私欲膨胀的“灵丹”,能够为增强“四个定力”提供不竭动力和校准标尺,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笃行,惟此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从容自在、行稳致远。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