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甸甸 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2024-11-25 16:48:16
赴一趟韶山之旅, 踏足伟人故里, 体验革命情怀, 感悟红色精神。作为湖南最“红”的一方土地,韶山始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探寻。
韶山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号工程”之一,2023年湖南以韶山为试点,启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 。将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大思政课”的湖南实践。活动开启一年多时间内,共有221批次超过34万名师生来到这里追寻革命历史足迹, 领略伟人风采魅力。
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不断涌现在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故居等场所。今年秋季新学期起,“我的韶山行”进行了全面升级。思政课如何变成思政行?红色沃土对青少年们又有怎样的吸引力?
行之所见,拓觉视野;行之所用,丰富知识;行之所感,塑造精神。研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历,而是一次开阔眼界、品味人生的成长之旅。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资源扩展到了广泛的社会生活之中。这种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学生们离开校园的课堂,参与到社会各界的实际活动中,如观光考察、调研服务、志愿工作、实习锻炼、艺术创作等。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通过直接参与和体验,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与传统的思政课程相比,“行走的思政课”不仅将教学场景从校园延伸到了社会各个角落,让学生们在农村、城市、田野、工厂、纪念馆等地直接接触丰富而生动的社会素材,而且学习方式也从被动的听讲转变为主动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这样的学习过程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思想的深化。
在红色景点中游走,在纪念场馆里穿行。这种脱离课堂课本,实地参观、聆听的方式,思政课“不走寻常路”,却能让历史革命故事“走入”孩子们的心里。
“我的韶山行”是湖南特有的、有湖南特色的红色研学,由省委、省政府主导统筹,全省十余个部门和单位参与,举全省之力打造而成。
为推动该项活动,我省专门制定《“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实施方案》。坚持“不让学生出一分钱”,定下了“让全省每一名中小学生在高中毕业前到韶山上一次思政课”的目标。
此次“升级版”的“我的韶山行”研学行程两天一晚,打造“1+3”课程体系。汇聚北大、复旦、湘大等高校力量,邀约长沙四大名校高中思政名师,反复打磨、精心打造1堂大思政课:包括毛泽东广场开班仪式、故居情境教学课、纪念馆生平展区参观体验课、《恰是风华正茂》思政大课、主题班会课;3大主题课程:“学伟人家国情怀、学伟人艰苦奋斗、学伟人读书精神”展教结合课,实行现场讲解和全息投影、数字展厅等相融合。
一次崇敬伟人之旅。 青年毛泽东有哪些成长故事?他又是怎样游学旅行的?《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在什么心境之下创作而成?伟人艰苦奋斗的历程和对家国、文化的热忱时时感动着我们。身临其境则是冲破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最佳方式,一处景观、一次际遇、一堂课程都能为将来的路途铺下一块垫脚石。
一趟红色情怀之行。 “我的韶山行”是一趟全程“承包”的研学,从出发开始就有为学生量身定制的红色专列。绿皮火车在红黄相间的大字映衬下,为研学活动平添了一份庄严的仪式感。专列上还有各种红色元素的装点,为每一位学子发放“我的韶山行”文创纪念票卡。向“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前进,去看看信仰的力量,去听听英雄的故事,带上求知的“行囊”,把理想“装”进脑袋。
一条探访印记之路。 活动为学生们精心设计的研学路线串联起“红色”版图,丰富的“红色+”行程从毛泽东广场的开班仪式起,在故居参观、到实践营地看电影、去陈列馆看展、在基地举行班会。研学路线既涵盖韶山的红色资源,也考虑学生的游学体验。构建起湖湘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从而让今天的青年,更好地读懂当年的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
“沉浸式”学习,让书化为景。 在“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中,红色资源变得可亲可近、可感可知。10分钟的光影微课、音乐思政课等教学形式的创新,让新时代的青少年对历史伟人的成长之路更有代入感。万物皆可“沉浸式”的当下,学习也可以“沉浸”。课本上的诗词、史料不再是照本宣科就能进入脑海,让学生成为思政课上的主角,提升了教学的参与感,增强了思考的主动性。
学习式“walk”,让情浸润心。 游学的关键不在于游,而是在行走中有所收获,学习的落地在于心。“我的韶山行”不是一次“打卡”式的游历,研学过程中有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有展陈与教学的结合,还有反馈与闭环的设计。活动后期,倡导学生们撰写一篇研学日记、选定一个座右铭、畅谈一次人生理想、设计一份生涯规划。研学的延伸和拓展传递了知识更传递了情感,让韶山行不止于“行”。
10月14日,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湘潭韶山市调研“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规划实施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让学生有收获、留得住、想再来”。
有特色更要注重实效。教学实效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是课程建设的灵魂。以学生为根本,努力实现深度思考与知识内化相结合,学生“动”起来,思政“活”起来。
行红色韶山,书时代答卷。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把红色基因的“种子”播撒在他们的心中,全身心地接受时代的感召。让“高效课堂”与“实效教学”双向奔赴,思政研学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杂志社“指点”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