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远 三湘都市报 2024-11-27 20:45:53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 11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11月27日,“发现最美铁路·沿沪昆高铁看湖湘发展”网宣活动第二天。记者来到了怀化市,在怀化南站见证铁路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巨变,了解在这座湘西边陲,让高铁线路平稳运行10年背后的故事。
10年巨变,怀化南站可达全国18个省会、直辖市
11月27日,记者从韶山南站一路贯穿全省东西,来到了湘西边陲怀化。“真的是山川巨变,没想到老家怀化也能有今天!”远在云南昆明工作的柳先生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怀化人,他见证了高铁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
正如柳先生所言,怀化在过去10年的变化确实非常迅速。2014年12月16日,随着沪昆高铁长怀段建成通车,怀化南站开站运营。“高铁开通以前,怀化去昆明最长可能要18个小时。”柳先生表示,高铁通车以后,前往昆明工作最快只需要4小时即可。
10年来,怀化南站随着中国高铁的发展,不断焕发新的活力。高铁,既是交通大动脉,又是经济大动脉。运营初期,怀化南站仅连接沪昆高铁一条线路,随着怀衡铁路、张吉怀高铁的接入,怀化南站在湖南境内铁路枢纽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10年来,怀化南站的线路由最初的1条增至3条,开行列车数由建站之初的20多趟增至如今高峰期的240多趟,运力足足提升10倍。”怀化南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站场规模也由原有的5台14线扩增为15台19线,成为了湖南省继省会高铁站长沙南站后第二个大高铁站。
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需求,充分发挥怀化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功能,2022年7月,怀化南站正式启用新候车室,新候车室利用高铁线路修建在高架桥上的特点,在线路桥墩下的空间改造原有候车室,总建筑面积达29640平方米,成为湖南首个在铁路线下修建候车室的高铁站。候车室改扩建后,怀化南站的候车能力增至原来的三倍,大大缓解了车站的候乘压力,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发型师晓华”爆火,怀化摇身一变成了“懂你之城”。怀化南站作为沪昆高铁、怀衡铁路、张吉怀高铁交汇的枢纽站点,无疑为怀化展现城市风貌、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先天良好条件。
从怀化南站出发,可以直达全国18个省会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大缩短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怀化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为怀化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可以说,因为怀化南站的运营,怀化从一座湘西边城,变成了我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因为怀化南站的运营,怀化居民实现了“说走就走”的公交化便利。
10名路桥先锋守卫44公里线路
同样是在怀化,在距离怀化南站不到半个小时车程的溆浦南站,在这里可以看到高铁平稳运行背后的故事。11月27日,记者来到了溆浦南站不远处的瞭望塔,站在塔上俯瞰沪昆高铁,宛如一条巨龙穿梭在雪峰山脉间。
记者观察发现,仅仅在12时00分至12时10分间,往来隧道两端的高铁列车近10趟,为了让高铁平稳运行,在这背后,有这么一群人,负责高铁桥隧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
“大家检查一下工具,准备出发!”11月27日,长沙高铁工务段溆浦南路桥检查工区工作人员背着检查包和小型电锯,驱车前往沪昆高铁雪峰山四号隧道进口处开展检查。
据悉,溆浦南路桥检查工区是沪昆高铁线上的一个偏远工区,它位于雪峰山下的溆浦南站,工区有10名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职工,在工区管辖的44公里线路中,就有7座桥梁7座隧,长达28公里的雪峰山隧道群就在他管内,他们日常工作就是负责这些桥隧和沿线山体的巡视检修工作。
山路难走,夜路“长”走。据悉,桥隧工除了白天在山林穿梭外,夜里高铁停运后,还要进入线路对隧道、桥梁附属设备等进行巡查。“像雪峰山的特长大隧道,夜里徒步检查6公里,走走停停下来需要近3个小时,超过2万步。”工作人员孙桐说。
记者了解到,沪昆高铁地处湖南西部山区,年平均降雨量超1400毫米,地质复杂,地势陡峭,土壤稳定性差,降雨时易发生地质灾害。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大雨、暴雨时有发生,给山区高铁防洪带来不小的压力。
就在今年汛期,面对持续性降雨过程,孙桐深有体会。“当时,车间管内收到防洪预警,我们全员参加防洪值守工作,半数以上的队员主动申请到沿线防洪点上去值守。”他说,“大雨持续了2天,队员就在防洪点坚守了72小时。”
这支10人小队,10年车间管内启动应急响应138次,占全段的65%。参与防洪设备检查及值守24561人次,实现连续10年未发生防洪安全事故,确保了山区高铁防洪安全平稳。
责编:李致远
一审:李致远
二审:朱蓉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