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21:53:03
11月25日,邹天然(左)与砚雕师傅在工作室内交流。 易水砚产于河北省易县的易水河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县作为千年古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产于此地的易水砚也同样如此,相传其始于战国,盛于唐宋,与端砚齐名,有“南端北易”之说。 2008年,易水砚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砚雕大师邹洪利被确定为这一非遗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这一接力棒,交到了邹洪利的女儿邹天然手中。新华社 发
11月25日,邹天然(右二)与员工交流设计思路。邹天然可谓是从砚台堆里长大的。她说,儿时最喜欢的事就是捡石头,与其他女孩子不同,她的“珍藏”都是捡来的各式石头。父母忙于砚台事业,陪伴邹天然的时间不多,给了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也成就了她内心的丰富世界。邹天然一直在参与易水砚的创作和推广,大学时就曾组织同学们来家乡参观、了解砚文化。2012年她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为易水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她创新设计的手把砚、文博文创砚等系列砚,在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获得多枚金奖。新华社 发
11月25日,邹天然(右)与父亲邹洪利在易水砚艺术馆内交谈。文化创意点石成金,砚雕艺术让石头成倍增值。据介绍,易县目前砚台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13000余人,年产值近3亿元。新华社 发
这是一方易水砚(11月26日摄)。新华社 发
11月25日,邹天然在雕刻易水砚。新华社 发
11月25日,邹天然在雕刻易水砚。新华社 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