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昆艺术家王荔梅:情深艺海,薪火相传

    2024-11-30 11:24:0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雷云茜 王雪玉

昆曲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湘昆是昆曲流入湖南后逐渐形成的一条支脉,不仅保留了昆曲的基本特质,还展现了独特的湘音韵白和浓厚的潇湘风情。

与昆曲结缘,磨砺中成长

王荔梅,一位湘昆剧团的艺术家和教育家。出生在郴州桂阳的她,由于母亲是一位文艺宣传队员,从小就对音乐和戏剧产生了浓厚兴趣。1983年,随母亲调至郴州市,进入郴州六完小就读。1985年,王荔梅被艺校考官发现,从而踏入昆曲之门。

1990年至今,王荔梅扎根湖南昆剧团。初入剧团时她以武旦、花旦的角色崭露头角,并在多位老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然而,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王荔梅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重挑战。2000年,为填补剧团老旦角色的空缺,正值艺术上升期的她毅然转型专攻老旦,期间向老旦艺术家左荣美学习了《见娘》《相骂》等传统折子戏,累计登台献艺数千场。

深耕以传承,守正以创新

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流行文化对戏曲市场的冲击加剧。她意识到不仅要唱好湘昆,还要让湘昆走向大众。2017年起,王荔梅开始边学边教,大量阅读昆曲相关的文献书籍。她开设崇兰诗词昆唱公益班,通过网络平台传授昆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昆曲与古诗词的魅力。

王荔梅深知,昆曲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创新中才能寻求发展。她常与高校学者交流,参与学术会议拓宽知识视野,思考湘昆的地方特色。王荔梅说到,湘昆在唱腔与吐字方面展现出湖南人性格的泼辣细腻,如《武松杀嫂》中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渔家乐》和《醉打山门》等剧目表演上对地方文化的吸收。新编剧目《半条被子》以则地方红色文化为历史背景,进一步丰富了湘昆的内容。

牡丹花开,静待佳期

“德艺双馨”是王荔梅师从杰出老旦艺术家闵玲娣老师最大的收获,她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技艺精湛,更要对得起观众和自己的良心。她主演了《打焦赞》《扈家庄》《佳期》《见娘》等多部经典及原创剧目,其中《牡丹亭》中的杜母角色尤为人称道,《佳期》是王荔梅获奖最多的作品。面对湘昆传承的困境,她始终坚信热爱的力量。她在舞台上发光发热,还致力于培养年轻演员,热心参与青年夜校等公益活动,希望将湘昆的火种传递下去。

王荔梅与昆曲从未分离,她曾说:“不只是我选择了昆曲,昆曲也选择了我。”未来,她将继续在湘昆传承的道路上前行,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赵倩倩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