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2 18:16:22

文/鲁柯男

(邹和阳作品:追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读书就是沿着进步的阶梯向上踔厉攀登。 读书能让我们的心灵明静如水,开阔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充实短暂又漫长一生。人的一生就像一条路,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像是望远镜,就像是迷雾中的一盏明灯,让我们看 更远,更清晰。我们就不会局限于自己的视野所领略的画面。

(邹和阳作品:傲雪)

读书要 科学 选择。 培根说: “知识是一种快乐。”知识主要来源书本。所以知识的快乐就是读书的快乐。读书就像在森林里旅行,我们可以试探,选择,可以快速前进,可以驻足仔细观赏,也可以退步抽身。在书本面前,我们是主动的。有些人把业余时间浪费在手机或者电视上,但看电视是被动的。他播什么你就只能看什么。他强加一段广告,你也只能默默忍受。但读书就不一样了,你可以随时将书本打开或合上,你可以停留在某段文字细细品味,也可以囫囵吞枣般阅读。在书籍的丛林中穿行,所见的风光因人而异,一切都取决于 你的品位、 耐心和胸怀。选择性 读书,是自己沉 在书籍的丛林之中,而不将时间都浪费在电视和手机之中。坚持选择性的阅读将会其乐无穷。

读书要讲究方法。 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 他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 “由厚到薄”。也就是读书要扎扎实实,对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概念都要追根溯源,并记录在书旁。日积月累,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的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就是“由薄到厚”的过程。这一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就是在旁边作批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一番分析以后,就会发现真正需要记住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这就是华罗庚的“厚薄法”。如果没有学会一些方法,虽然能够做到像孙诛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但这样读书不仅效率过于低下,而且花费时间过长。所以读书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读书要勤于思考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不是瞎读,死读,更不是不分好恶随便读,读书不仅要 “博学之”,还要“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读书可以养豪气,养灵气,养浩然之气;当然也可以养出邪气、戾气、迂腐之气。所以在读任何书时,都要汲取精华,剔除其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同时读,《西游记》,有的人只可以读出孙悟空师徒四人取经 路上 的一波三折,有的人却可以读出对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批判与讽刺。孟子曾言 “吾养吾浩然之气也”。你怎样去理解书中的内容,就会影响你 养成 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外在表现,笔下写的什么样的文章。所以就应该做到如歌德所说的那样——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如果做到像歌德所说的这样,就会正确地理解作者想在书中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如果浅显 理解书中的意思,就还不如不读书。

(邹和阳作品:荷香)

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才会感悟到书好读; 只有畅游书海,我们才 可能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精 八极 在书中,我们可以对话自然 社会 古今中外 的大师,知天文, 地理, 古今 在书中,我们可以 聆听 孔子和老子 的教诲 ,可以 欣赏 李杜 的万丈诗情, 可以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列夫·托尔斯泰 探讨人生 。读书, 我们的知识 不断 扩充, 我们的人格 日益 完善, 我们思想 接续 升华

筑梦青春,为 “中国梦”而努力读书!

(作者系 岳阳市第五中学 2303 班学生, 指导老师:王曙光

责编:罗颖娟

一审:罗颖娟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