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大有前途

郭如才   新湘评论   2024-12-03 12:49:13

文化和科技融合大有前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科技融合重要论述

郭如才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着力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实路径、有效机制,对文化建设更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不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下主动抢抓文化发展机遇、有力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历史经验看,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革与跃升。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文化是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容特点看,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演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变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既深刻改变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舆论生态、文化业态;既丰富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手段,也给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兴利除弊,善于运用信息时代的科学理念、先进技术武装自己,同时坚决守住网络安全底线,使信息化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助推事业发展。

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信息化条件下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顺应文化和科技融合大趋势,党的十九大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作出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作为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有关部门还专门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等,对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作出系统部署。在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下,文化和科技融合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在以高质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仍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科技对文化建设支撑作用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202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这为文化和科技融合不断向深度、广度进军提供了科学指引。

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加速了劳动力、资本、能源、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的质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文化建设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领域,也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按照党中央精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作为8项重点任务之一,强调要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随后,《“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着眼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对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作出专门部署。在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我国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印刷、数字创意、数字动漫、数字娱乐、高新视频等新型文化业态蓬勃发展,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步伐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科技赋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现在,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剧、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快速发展,网络文艺受众越来越多,青年一代更是成为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适应这种新趋势新变化,加强网络文艺精品创作,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是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数字技术潜力巨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作出部署。这些年,我们着力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坚持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以现代科技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体制外体制内等界限愈益模糊,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给新闻舆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媒体融合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有的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只是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简单嫁接。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一现象形象地比作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没有实现融合。他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深度融合取得新成效

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既加快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又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现在,我国互联网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某些方面初步构筑起了优势,但也有不少短板和软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针对全球范围内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根本的是要以科技为重要支点,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这就要求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新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文化领域不断催生各类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深刻改变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方式,深刻重塑媒体形态、舆论生态和文化业态,深刻推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这些都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有关改革作了系统部署。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全方位改革,推进工作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全方位创新,把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应用系统贯穿到文化建设中,用更多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