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武快评丨追觅万年“稻”路,细嗅文化幽香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4 21:55:54

曹茜茜

12月2日晚,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湖湘一万年》第一集《稻作之源》在央视播出。考古人员在网筛上发现的一粒碳化植物,保留着12000年前玉蟾岩先民们干涉野生稻变异的珍贵信息,也为我们揭开了湖湘大地的万年“稻”路之谜。

曾有学者说,中华文化的根基,盛在一箪食的平朴光景中。考古粮食的“来路”,是探究稻作农业对泱泱华夏的深远影响,也是探究饮食文化中蕴藏的“小生活”与“大时代”。

《稻作之源》用20多分钟的视频,生动再现了湖南稻米进化的漫长历史。在道县玉蟾岩发现的水稻,已经兼具野生稻、粳稻、籼稻三种稻的混合特点。在澧县八十垱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8000年前的人类居所,这里既有大量的植物遗存,也有用于耕种的铲形器等工具。《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耕作图景初现雏形。如今释读这篇激动人心的稻作史诗,仍能嗅到广袤田野中的古稻醇香,也能感受到中国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我们常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先民对粮食驯化的历史,也是湖湘农耕文化的吉光片羽。比如,水稻种植需要精耕细作,人们总是不辞辛劳地兴修水利,深耕细耙、育秧移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在这一过程中,塑造了湖湘儿女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性格。再比如,袁隆平院士团队因一株天然不育的野生稻而打开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彰显出湖湘人民精于探索、心怀天下的精神特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欣赏《稻作之源》,就是心动于湖湘文化中的那份深邃与博大。

粮食驯化历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也当看到,粮食是生存之基。稻作历史不停书写,现代技术不断更迭,“俭以养德、惜粮节粮”的文化品格永远不能丢失和遗忘。

责编:万丽君

一审:万丽君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