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圣地 争创5A【57】丨舜帝陵:华夏文明的古老密码

九嶷山文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12-05 18:29:15

舜帝陵

华夏第一陵

九嶷山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有虞氏的陵寝。

舜,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帝,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

据《陵墓志》记载,舜帝陵是中国“最古老的陵墓”。陵内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碑,相传为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碑高2米,宽1.5米,碑文录书阳刻,线刻云龙护卫。

舜帝陵是中国有记载的始祖陵中最古老的陵,在《尚书》《山海经》《史记》等五十多部史书都有舜帝驾崩苍梧之野长眠于九嶷山的记载。

最早的舜帝陵始建于夏朝;秦汉时,大庙建于玉琯岩前;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编修雷燧祭舜,将庙迁于舜源峰下,至此陵庙合一,方便后人祭拜。

掩映于绿树丛中的红墙碧瓦舜帝陵坐南朝北,分为两个自然院落,九个单体建筑

从外入内有金水桥、神道、祭祀大殿、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左右厢房、左右碑房和碑廊

祭祀大殿

祭祀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建筑,面宽 16.8米,进深 12米。

大殿门口正上方有“舜帝陵”三字的一块匾,这三个字是从舜帝陵寝殿的墓碑上拓印的。山门的三扇门一般不开,只有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才开中门。

进入陵庙,是第二进门 ——午门

午门是帝王宫殿的正门。舜帝陵庙为帝王庙宇,明代迁建时设此午门,专供御祭大典时,皇帝或钦命御祭大臣从中门出入。

午门为宫门式三门城楼,城楼面宽20米,进深12米,高14米,三孔拱形城门。城门上建有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城楼。两侧有登楼石阶,城门上四周有回廊。城门上嵌石刻匾额,上刻楷书“午门”二字,城门砖石砌筑。

进了午门,左右有钟楼,东西设厢房,迎面就是拜殿

拜殿为祭祀大典时,备设祭品之处;祭祀人员整理衣冠,静心待祭之地。殿门上有副楹联“至孝千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

拜殿为重檐歇山顶全木结构清式建筑,建在高80厘米的花岗岩筑的须殿宽24.04米,深18米,高14.95米,四周回廊,屋顶覆盖黄色琉璃瓦。

拜殿之后是陵庙的主建筑——正殿

正殿为重檐庑殿顶全木结构建筑,宽36.6米,深18.5米,高16.5米。殿前东北有“抚瑶颂”碑一块,高约3米,为明万历四年(1576)立。

大殿正中央有舜帝的铜像,高3米。内有六幅讲述舜帝德孝生平事迹的壁画。铜像背后为万山朝舜图画,其景在下灌东南,灌溪仙境景区内。背面有“二妃图”,图中娥皇女英抚竹而泣,竹枝尽斑。

出了正殿,拾级而上,就到了寝殿

寝殿为一敞开式建筑,阔18米,进深9.5米,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建筑,殿内有陵碑,高2米,宽1.5米,碑题为“帝舜有虞氏之陵”,字形为隶书阳刻。

人文始祖舜帝驾有后,以山为陵,葬在寝殿后山舜源峰之上。寝殿的门柱上有一副楹联:“孝感天地,德播人间”。

舜帝祭典:与远古中华对话的恢宏仪式

千百年来,九嶷山成为祭舜的圣地。

《中国历史文献和方志》记载:舜帝陵庙始建于夏代,最早时在九嶷山大阳溪白鹤观前,三代时祭祀于此,土人呼为大庙。到秦汉时期,舜帝陵庙由大阳溪移至玉琯岩前。

人们在此祭祀始祖,追溯渊源,传承道德,让舜德文化福泽延绵,生生不息。

如今,舜帝祭典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追根溯源的重要活动之一。

责编:严万达

一审:郭利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