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刘俊教授为设计和构建高倍率负极材料提供新思路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6 11:13:09

近日,南华大学刘俊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张永起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夏新辉教授在期刊Chin Chem Lett上发表研究成果“Rational synthesis of vertical graphene supported TiN@N-Li4Ti5O12 as advanced high-rate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等离子体辅助制备垂直石墨烯负载TiN@N-LTO长寿命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电池技术,已经在各类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使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优异的倍率性能已成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的一个关键指标。在众多负极材料中,LTO由于其在锂离子插入/脱出过程中零应变特性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此外,LTO相对较高的充放电平台(1.5 V vs. Li/Li+)有效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以及固体电解质界面的不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安全风险并提高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然而,LTO 的带隙较大(2-3 eV),电子电导率(约10-13 cm2/s)与锂离子扩散系数(10-10 - 10-13 cm2/s)也较低,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倍率性能锂电池中的应用。

针对于此,本文作者首先利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与水热法,在垂直石墨烯阵列(VG)上生长LTO薄膜,并精确控制了其厚度。随后,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对LTO表面进行N掺杂和TiN修饰。COMSOL物理场仿真和DFT计算表明,N原子通过取代LTO中的部分氧原子,调节了电子云分布,优化了锂离子(Li+)反应动力学,降低了LTO的带隙;而TiN作为“导电桥梁”,改善了LTO的电荷分布,加速了Li+的传输。该研究为设计和构建高倍率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孙执豪)

责编:张芷瑜

一审:张芷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