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读书足可称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7 17:30:23

文|杨学成

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却不勉我以富贵,而总是教我好好读书,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入学之后虽条件有限,读书不多,而眼界渐开,对学海书山颇为神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鲁迅先生曾希望能有“数年粮食,一屋图书”,以供自己从容治学;我固然不敢比附鲁迅先生的成就,却同样染上了读书之瘾。

参加工作后,有了本职工作,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随着职务的变化,公务越来越显繁忙,娶妻生子,又增添了一份家庭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我读书的爱好没有改变,读书之瘾有增无减。于是只能像大多数爱读书而又无法专门读书的人们那样,忙里偷闲,挤出时间过一过读书之瘾。时常想到这个“瘾”字造得真好,“疒”字头表示像得病一样的感觉,而这种“病”又是“隐”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随时发作而又无法控制的东西。只有读书有瘾的人,才会感受到那“瘾”中之味。

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可谓读书有瘾的著名“瘾君子”,他曾经介绍自己“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读书”经验,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他好“马上读书”,我爱“车上读书”:在下乡或出差的路上,总不忘记带上一两本书,利用途中有闲的机会展卷一读。欧公的“枕上读书”我也全盘仿效:每天临睡前,必读书数页。有时力倦欲眠,上床前没有翻书,总感到一天没有一个正式的结束,睡不安稳。于是又拧亮床头灯开卷一读,即使仅读数行文字便掩卷而卧,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至于“厕上读书”,那更是我的一大“爱好”,如果偶然未能携书上厕,便觉虚此一行,似乎还有什么程序没有完成,旁人观之,每发窃笑。欧公“三上”,我已学其皮毛,他的成就则可望而不可及;然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愿意做一个毕生读书的“瘾君子”。

人生易老,岁月难留。一眨眼之间,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整整干了42年。经市委领导谈话之后,才知老之将至。无论是多么坚强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不免产生几分苍凉和无奈,我不能例外。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该来时会来,该走时要走。生命并不是只能用时间来衡量的过程,而是应该在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生命的价值。虽然我已经光荣退休,但并不意味着船到了码头车到站了。我可以换一种方式生活,去上长沙市老年大学,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丰富晚年的业余生活。

读书使我进入一个美好的天地,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

读书,打开了一扇观察外面世界的心灵窗户,使我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之艰难。我们党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推翻了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读书,使我明白了社会和人生的道理,在茫茫征途上树起了人生的坐标。读书也提高了自己理论修养,增强了本职工作应知会知能力,找到了解决诸多工作疑难的答案,获得了很多足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化解工作和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培养了我的文学爱好,激发了创作热情。六十余年来,读书无厌,临池不辍,偶有所得,则欣然忘食;或有小诚,亦自乐于心。本人从1976年开始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已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并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奖励。因此,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系国家二级作家。

读书,从医学角度看,是治病养生的良药。人到老年,体力下降,脑力衰退,疾病增多,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生命规律。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读之可以医愚。”人的健康包括两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世界上能够使人上瘾的东西很多,依我看来,惟有读书上瘾足可称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爱护和珍惜,不必有烟瘾、酒瘾,更不能有钱瘾、色瘾,但不妨培养自己的书瘾。多读书,你就会胸怀渐阔,不为一时的成败得失斤斤计较;多读书,你就会眼界渐高,不会为眼前的蝇头小利钻营苟求;多读书,你就会知识日富,不会被纷纭难辨的假象所迷惑,你的心理会更加平衡,你的趣味会更加高尚,你的生活会更加充实,你的精神会更加丰富。一旦你读书成瘾,你就会终身受益,健康长寿!

责编:蔡矜宜

一审:蔡矜宜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