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多彩“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谭连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8 15:33:5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8日讯(通讯员 谭连海 欧阳向前)“扎染起源于中国,其历史追溯到东晋时期。当时的扎染工艺相当成熟,能够生产出具有复杂图案的织物......”近日,在衡阳县三湖镇甘泉完全小学的美术兴趣课上,美术老师周盛盛绘声绘色给学生讲授非遗技艺——扎染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孩子们在动手制作花手帕的过程中,感受非遗文化之美。

学习制件花手帕

一折、二染、三变……经过简单步骤,一张张生宣纸,通过学生的创意想象,被制作成五颜六色的花手帕。“蓝蓝的天空很美丽,像一幅画一样,我把它创作了下来。”学生王梓晴展示着以天空为灵感设计的花手帕。

在甘泉完小,学校引进专业老师,将美术课程与传统的非遗技艺相融合,根据农村小学的教学特点,开设创意树叶贴画、扎染等美术校本课程,乡村学生享受了艺术教育。

美术作品展

目前,衡阳县有省级非遗项目6个,衡阳市级非遗项目13个,县级非遗项目55个。该县以“非遗技艺+学校教育”的方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县里组织开展“蒸阳遗艺——非遗进校园”活动,界牌釉下五彩瓷、衡州花鼓戏、衡阳煸粑等12个省、市、县非遗项目亮相杨柳学校,学生们化身非遗“小小讲解员”,为老师和同学们讲述非遗项目的历史和特色。让学生了解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

讲解九市稻草龙的来历

衡阳县充分挖掘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设特色课程。台源镇瑞基小学成立“九市稻草龙”课外兴趣小组,省级非遗传承人联合村里和学校成立九市稻草龙传习所,让学生了解稻草龙的编制方法和舞龙技艺。界牌镇银瓷完小将省级非遗项目——界牌釉下五彩瓷引入校园,组建陶艺兴趣小组,打造陶艺体验中心,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小学生对陶艺制作有兴趣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