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8 22:51:27
编者按:
无体育不青春!
日前,在湖南结束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96支代表队,参与了男女足球、篮球、排球共6个项目的角逐。三大球运动会的背后,是每一个青少年学子对体育梦想的执着追求。
比赛期间,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发展三大球项目要久久为功、争取为国家输送更多人才。以篮球为例,雅礼中学女篮、地质中学男篮都获得过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湖南在走一条体教融合兼专业发展的路径。湖南的体教融合经过了30多年的耕耘和持续努力,坚持‘让打球好的孩子读好书,让读书好的孩子打好球’,教育和体育部门之间不断磨合、融合,雅礼中学和地质中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共青团湖南省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的意见》,到2027年,湖南将全面构建起“人人都参与班班有队伍、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校校有成效、层层抓落实”的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推进机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55%以上。
由湖南省体育局主办的“健康湖南 云动潇湘”湖南省第四届体育云动会特推出“体教融合·校长说”暨2024湖南优秀校园体育推荐展示活动,面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征集,讲述我省中小学校园体教融合发展的好声音。新湖南客户端体育频道将甄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来稿进行刊发。
深化体教融合,创新体育发展
作者:张志 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校长
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创办于2014年,系长沙市教育局直属、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全面管理的公办完全中学。创办以来,学校坚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一直秉承“为了明天的你”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以体育人的综合价值。在实践探索中,学校深化体教融合,以项目引领、课程多元、赛制融通,五育融合为抓手,创新体育发展,育人成效彰显。
该校获奖部分展示
项目引领
2015年,学校与长沙市体育局训练竞赛管理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武术队,成为长沙市武术队训练基地。武术项目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授予“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武术)”基地校。
共建以来,学校以武术特色项目为引领,遵循从“兴趣激发”到“培养特长”再到“专业发展”螺旋上升、梯队培养的规律,将武术列为兴趣选修课,推广武术课间操,在武术文化宣传、武术氛围营造、武术全面普及、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目前,武术项目培育国家一级运动员8人,国家二级运动员35人;在全国、省级武术比赛中共斩获金牌100多枚,一大批优秀运动员输送到华中科技大学等双一流名校深造。
此外,依托武术品牌优势,学校进一步延展羽毛球、田径、舞龙等项目培育,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热爱体育,强健体魄。
该校课间活动展示
课程多元
深化体教融合,学校通过发挥体育课程的核心功能、丰富课间与课后活动、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和转变育人观念等多方面的实践策略,积极开发“课内与课外”“兴趣性与竞争性”相结合的多元模块课程。
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前提下,学校整合体育教学资源配置,通过基础综合模块(球类、健美操)与田径模块、武术模块的细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快乐教育、健康教育理念,融合体育游戏(球类游戏、体育益智游戏)、传统体育活动(跳绳、武术)、新兴体育活动(飞盘、健美操)等学生等感兴趣的内容和项目,实现教学的多样化、趣味性。
课外,学校积极丰富大课间、体育社团活动,创设操舞类、技能类、体能类、游戏类等多种形式的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社团,开展富有特色的桃岭登山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各项运动的自觉性,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数据逐年上升。
该校开展运动会展示
赛制融通
学校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体能提升为导向,秉承全员文体、全员参与的理念,创新体育赛制,改变原有田径运动会为主导的体育节模式,将传统型项目与趣味型结合、团体赛事与体育中考项目整合,采取分赛场、设赛点、年级赛制轮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竞争的乐趣。
特色大课间,通过赛制常态,将跑操、武术校本操操、街舞啦啦操、校本操、智慧模块、放松操等串联在一起,充分展示师梅学子朝气蓬勃、活力无限的骄人风采。学校大课间连续9年荣获“长沙市大课间”比赛一等奖,体育中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市前列。
“五育”融合
体育是“五育”全面发展的根基,具有养德、益智、健美、助劳等的育人作用。学校积极探索体育育人新路径,将体育课堂“修身”与“铸魂”结合起来。
如,开发武术校本课程,融入“女排精神”“红色体育文化”等素材;构建评价体系,融入团结合作、体育习惯、意志品质等思政元素;课中,融入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急救措施,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课后,组织学生自主维护和管理训练场地、整理器材等,培育学生劳动素养。
同时,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鼓励学生参与竞技体育训练和各级各类赛事,体悟竞技体育内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夯实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
未来,学校将继续践行健康第一理念,推进体教融合,助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把培养竞技运动员和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健康之基,走全面发展之路。
责编:胡旻
一审:胡旻
二审:喻志科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