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联托养服务督导成长故事③ | 范春燕:我愿一直做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追光者

省残疾人托养协会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09 11:04:57

范春燕,邵阳市大祥区残疾人方程托养服务中心、新邵县残疾人方程托养服务中心创始人,省残联托养督导培养对象。自2021年开始从业托养服务行业,虽入行不久,但她将机构的学员当作自己的孩子,始终践行“用最无私的心,做最有情的事”服务理念,守护着当地的残障青年。

勇踏残疾人托养服务新征程

三年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范春燕离开了从事多年的教育培训领域。面对事业的突然转变,她内心充满了无奈与迷茫,但并未因此停止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身边一位朋友无意间提议说可以考虑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在初步了解残疾人服务工作后,范春燕意识到,教育培训和托养服务看似不同,但两者的核心都是围绕着人的发展:一个是通过教育助力成长,另一个则是通过托养提供关怀和支持。发现两者的共性后,范春燕心中重燃希望,毅然决定投身于残疾人托养服务事业。

凭借其温柔亲和的性格、丰富的爱心与耐心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范春燕坚信自己能够胜任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在深入了解了残疾人相关的服务需求和政策后,她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着手创建了两家残疾人服务机构。

用大爱感染身边的“小爱”

虽然范春燕执行力很强,但跨行业的转变还是带来了不少的挑战。由于服务全免费且政府补贴不能预拨,托养机构全面投入运营后,资金短缺成为首要难题——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服务对象学习和训练所需的设施设备及餐费等开支庞大。虽有文件指导,但业务不熟悉,导致心中疑惑重重。

为解决生存难题,范春燕竭尽全力开源节流,甚至动用了丈夫给的生活费来维持机构运营,这使得家庭开支紧张,不得不频繁向丈夫要钱。面对运营困难,丈夫常建议她放弃,认为凭她的能力不难找到其他工作养活自己。

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但范春燕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她每天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与丈夫分享服务对象的进步与改变。她的坚定和对服务对象的包容、爱护逐渐打动了丈夫,让他看到了这份事业的意义。最终,丈夫默默地接受了这一现状,并在经济上给予全力支持。

在父母的影响下,儿子也积极参与到母亲的工作中,成为机构的核心志愿者。放假时还会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服务,为服务对象授课并组织各种社会适应活动。

他们一家人的大爱,不仅温暖了机构,也影响了身边朋友。朋友们在得知范春燕的带动下,自发地加入了志愿者行列,融入托养服务工作中。

此外,范春燕还充当起托养服务对象的代言人,代表他们与家长和朋友交流,传达他们真实的想法,改善彼此的关系,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信任。面对亲子关系等沟通难题,家长们也纷纷向她求助。在她的影响下,一些服务对象的家长自愿组成了志愿队,承担起机构的后勤保障工作,如维修等,为机构提供了无私的支持。这些行为让范春燕感到无比温暖,也成为她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持续学习,渴望个人与行业共同成长

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机构运营步入正轨。但范春燕察觉到机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服务能力不强,难以满足残疾学员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为此,她制定了长期学习计划,考取了中级社工证和心理咨询师证,并实地考察多个机构,参加省、市各级培训。

尽管如此,范春燕觉得这些学习还不够全面和系统。今年,她抓住省残联组织的督导助理考试机会,通过考核成为培养对象。在督导助理的学习中,她不仅获得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还加深了对行业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同仁们积极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为她树立了榜样,激励她更加投入工作。她经常与同仁交流经验教训,共同探讨新的服务模式,为行业创新贡献力量。

通过学习,范春燕的心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有着重大影响,因而需要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她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接触更为紧密,对他们的困境和需求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她的追求也从个人成就转向整个行业的发展与成长。面对全省各地服务资源不均衡、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范春燕渴望通过扎实学习和实践,不仅能提升自身和所在机构的服务质量,还能带动更多地方的托养服务发展。

展望未来,范春燕说:“我愿一直做残疾人托养服务的追光者”。她表示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她期盼能够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托养服务事业中来,共同关爱特殊群体,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