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0 10:29:04
匡立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青少年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代表着国家未来,在多元文化激烈交锋的背景下,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刻不容缓的时代命题。
彰显中华文化立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文化立场具有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从表层来看是一种价值选择,深层次地关涉坚持谁的文化、为谁和为什么而发展文化的问题,是分析文化问题的根本立足点。文化立场的价值性选择就是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按照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并发展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核心思想、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处理问题。例如央视的《国家宝藏》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表现形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生动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折射出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典籍里的中国》采用“专家讲解+话剧表演”的方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AR、环幕投屏等高科技的运用,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经典不再只是“默写背诵”,而是蕴含着无限的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不管多样文化如何碰撞,必须守住中华文化的底色,反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方中心论立场”。
加强主流舆论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全媒体时代,新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可以借助热点事件在舆论场中以病毒式传播、链式传播、社群传播方式迅速蔓延开来,青少年天性喜欢追随潮流,容易被来自西方社会精心包装过的扭曲价值观念和思潮所影响。在价值多元化、意识形态争夺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舆论引导。首先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等主流媒体主导作用。主流媒体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主动贴近青少年生活,掌握其思想动态,以他们可以感知的生动内容引发共鸣,引领方向。其次做好网上正面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强网上主流舆论,筑牢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引导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青年群体正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力军,引导青年讲好中国故事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要。主要做好三项工作:助力青年挖掘中国故事,引导他们以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记录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动人画卷,深入挖掘反映社会变迁、民生百态、文化传承等多维度、深层次的个性化故事,深切感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助力青年革新叙事方式,巧妙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以图片、漫画、短视频、网游等多元叙述手段生动展示魅力中国、友好中国形象,提升中国故事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助力青年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引导他们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学会运用目标受众熟悉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符号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既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还要“让世界听懂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推动年轻人讲好中国故事,有助于他们深刻领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文理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常德市社科评审委员会课题“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策研究”(CSP24ZZ10)阶段性成果】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