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实必然和内在逻辑

钟君   新湘评论   2024-12-10 12:05:05

文化之美,浸润人心;科技之光,照亮未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文化和科技的每一次融合,犹如氘与氚结合产生核聚变一样,爆发惊人力量,推动革故鼎新。纵观人类历史,世界科学中心的每一次大转移无一不孕育于文化思潮的大变迁,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大进步无一不源自文化和科技的大融合。从“纸与笔”“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再到如今“云与端”“数与智”,文化和科技的大融合,无不带来人类社会的大变迁、大发展、大跃升。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现实必然

回看过去,历次科技革命与文化擦出的火花无比绚烂;展望未来,新一轮文化和科技融合正扑面而来,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而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深刻重塑人类社会。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将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既是大势所趋、国家所需,也是人民所盼、安危所系。

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是文化名词,也是科技术语。纵观人类发展史,已经历三次工业革命,正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如果说,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革命,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革命,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革命,那么21世纪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智能化革命。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技迅猛发展,正在加速人类生产生活全方位、系统性革新,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特别是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超高清视频、新兴汽车电子等交叉集成,孕育出AIGC、元宇宙、数字人等前沿技术,被美国投资界视为1980年的个人电脑、1995年的互联网,堪称百年未有之重大科技变革,正在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般的史诗级革命。谁把握住了这一大趋势,谁就能抢占弯道超车的大机遇。相反,若错失这次机会,将重蹈日本上世纪与电脑、互联网两大机遇失之交臂而“迷失30年”的覆辙。

国家所需。 早在2019年,我国就出台了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指导意见,之后还相继提出了数字化战略和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但不可否认,在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中国是熊猫的家乡,却拍摄不出《功夫熊猫》这样高水平的动画电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传下去、走出去?比如,受制于关键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我国音视频装备、元器件、工具软件等长期以来高度依赖进口,文化和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还比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受算力、算料、算法和算网的瓶颈制约,产业业态、消费场景、交易市场与新技术背景、新消费需求、新发展模式不相适应,如何更好培育和发展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等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为抓手,从中寻找答案、寻求突破。

人民所盼。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标准更高,期待有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受设施设备、业态产品、平台场景等所限,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仍存在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优质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稀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将赋予传统文化艺术新的内容创作、新的表现形式、新的体验感受,为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无限可能;将有效弥合城乡、地域、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到达率、及时性,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此外,厚重的文化需要青春表达。文化和科技融合将为年轻人个性化文化消费开启“智慧之门”、铺就“升级之路”,让“90后”“00后”等Z世代群体享受到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的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

安危所系。 文化安全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团结、精神传承,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文化领域特别是互联网传播领域,美西方技术霸权大行其道,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还应看到,一些头部互联网平台凭借其强大的算法支持、精准的用户定位、良好的用户体验、高效的营销方式,迅速在年轻人群体中火爆起来,已然具备了强大的媒体传播功能和社会舆论动员、操控能力。如果一旦失去正确引导,被资本操纵和利用,必然成为无法估量的巨大隐患,危及文化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可以说,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不可不争的未来战略制高点,成为必须取胜的意识形态主战场。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内在逻辑

文化和科技为什么能够融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科技。文化以社会为对象,致力于以文化人;科技以自然为对象,致力于以技驭物。文化和科技本质上都源于人类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进化。只不过,文化更强调价值理性,而科技更注重工具理性。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果从文化的基本构成来讲,由内到外大致分三个层次,即“内道”“外器”“规制”。“内道”是指文化所承载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这是文化最核心的东西,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本质区别。“外器”是指呈现文化的载体,包括书籍、服饰、建筑等物质载体,也包括语言、音乐、饮食等非物质载体。“规制”是指文化传承传播的规则、制度、风俗、习惯等。规制的绵延,保证了文化的赓续。概言之,文化的核心是思想精神、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于物质载体或非物质载体,依托于制度规则或风俗习惯进行传承传播。因此,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就指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诉诸长远、诉诸千秋万代的视野与情怀。”

按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形而上之“道”谓为“体”,即普遍性、规律性的物则规则理则;形而下之“器”谓为“用”,即“道”的工具载体。在数智时代的今天,网络和科技早已成为文化“内道”新的重要工具载体。文化之于科技,一个是内化于心的“道”,承载的是我们的思想精神和价值观念;一个是外化于行的“器”,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换句话说,文化这个“内道”彰显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软实力,科技这个“外器”体现的是一种物质上的硬实力。文化和科技融合,实际上是软硬结合、道器合一,是价值与工具的双向奔赴。文化为科技赋魂、赋智、赋美。科技为文化赋形、赋能、赋力。

从文化对科技的作用来看,文化以其思想性、精神性、价值性、伦理性、艺术性为科技赋魂、赋智、赋美

文化为科技赋魂。 作为体现价值理性的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立场,有好与坏、善与恶之分,对工具理性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可以毫不避讳地讲,没有价值理性和人伦温度的科技,是冰冷的甚至邪恶的。比如原子能技术既可转化为电能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也可转化为核武器成为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理性的且有温度的文化,恰恰能够赋予科技崇高的精神追求和正确的价值立场,助力科技攻关,让科技做正确的事,使其成为造福人类的“利器”,而不是危害人类的“凶器”。经过融变,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被文化温暖包围的社会进步力量。

文化为科技赋智。 文化一方面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智慧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为科技走向智能化提供知识前提。比如,14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一举打破了禁锢人们头脑的思想牢笼,使人们思想大解放、思维大创新,为之后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科技的创新。还比如,当下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学习、理解、生成人类的语言,就得益于文化的丰富性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算料,进而产生类人的机器智能。

文化为科技赋美。 一般而言,美是一种依赖于心灵创造作用的主观体验,与科学所追求的客观真实不尽相同。不过,文化一旦真正与科技深度融合,其底蕴之美、灵魂之美,就会极大赋予科技以审美提升,使得科学展现出一种思维之美,技术展现出一种创造之美,进而形成品牌之美,让科学技术的世界焕发出动人的美感。比如,科幻电影《阿凡达》把艺术构想与现代科技融合起来,借助电脑技术将音形色推到一个传统表现手法无法比拟的高度,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星球。

从科技对文化的作用来看,科技以其先进性、创新性、驱动性为文化赋形、赋能、赋力

科技为文化赋形。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必须通过有形的载体加以呈现。早期,人们把文字或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刻在青铜器、竹木简上。大约2000年前,造纸术的发明,让文字得以呈现于一张张小小的“蔡侯纸”上,促进文化从无形到有形。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AR/VR、3D打印等先进设备相继涌现,形形色色的数字化产品应运而生,让文化有了更多的呈现载体,更加容易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科技为文化赋能。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让文化得以更久传承。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科技文化的进步史。没有科技发展,文化不可能如此完整地传承下来。对此,马克思讲,造纸和印刷术很快转化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二是科技让文化得以更广传播。不同的科技手段,为文化提供不同的传播介质,同时也决定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在互联网出现以前,靠书籍、陶器等进行文化传播的范围是有限的。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兴起,极大拓展了文化传播的空间。三是科技让文化得以更好传扬。真正的文化,是能够触及心灵、触动灵魂的。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不断创新文化的展示、展播、展陈,让文化更好地入脑入心。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艺术馆等,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的强大魅力。

科技为文化赋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力既包括物质生产力,也包括精神生产力。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上的生产力。这种精神上的软实力,如何变成物质上的硬实力?就要靠科技,通过文化和科技彼此融合、双向奔赴,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每当科技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并运用到文化领域,将会驱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延伸文化产业链,从而更加深刻地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更新。

以上“六赋”,就是文化和科技融合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也是二者之所以能够彼此产生“化学融合”的内在逻辑。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