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业视域下微短剧精品化转向路径探析

魏桃初 秦明石     2024-12-11 17:19:25

文/魏桃初  秦明石

2023年被称为“微短剧元年”,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超5亿,短剧备案量近3000部,平台上线1400部,备案及上线数量创新高。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提升内容质量、优化制作流程,实现微短剧高水平发展既是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又是推动行业向更加成熟和专业方向发展,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收益的必然要求。

一、网络微短剧精品化转向的时代之需

(一)网络微短剧发展脉络

2012年至2017年微短剧处于萌芽与探索阶段。微短剧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12年由董成鹏执导的作品《屌丝男士》和2013年由易振兴执导的作品《万万没想到》,这些作品主要以搞笑、幽默题材为主,通过短小的剧集内容在网络迅速流通,吸引大量观众。2018年至2019年,微短剧进入兴起与野蛮生长阶段。2019年,短视频平台快手、抖音相继推出专属微短剧板块,鼓励用户参与制作,使校园、言情、职场、古装类的微短剧不断涌现,微短剧的内容迎来井喷式爆发。2020年至今,是微短剧规范与主流化发展阶段。2022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101.7亿元,2023年市场规模更是增至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微短剧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创作者、MCN机构以及影视制作公司涌入微短剧行业。随着微短剧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微短剧的监管力度,一系列针对微短剧的监管措施相继出台,在政策推动下,微短剧行业逐步规范化。

(二)微短剧的发展困境

微短剧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受众群体不断增长、内容创作自由度高、制作成本及门槛较低。尽管微短剧近年来在资本的助推下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在内容创作、渠道扩展以及产业结构向精品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境。部分投资者盲目跟风,缺乏对微短剧市场的深入了解和专业判断,导致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持续的影响力,许多制作方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采用低俗、恶搞等手段吸引眼球,严重损害了微短剧市场的形象和口碑。如何在众多视频内容中脱颖而出,有效触达并吸引目标受众,提高微短剧制作门槛与技术依然是微短剧向精品化发展的重点。

二、微短剧精品化转向的内容生产路径

微短剧的本质是影视,归根结底要靠内容和艺术取胜。优秀的微短剧不仅传递情感价值,更应该挖掘作品背后的社会价值。作为满足用户碎片化需求的产物,大部分微短剧在剧情逻辑和制作质量上并无严苛要求,“爽剧”扎堆的现状是微短剧创作者与平台用户妥协的结果,却也将微短剧囿于格调低下、审美单一的怪圈。微短剧要成为网络视听领域流量高地,在内容创作上更应该做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

(一)记录人生百态,小叙事表达个体价值

微短剧精品化发展跳出过度娱乐化的陷阱,并不意味着微短剧要抛弃剧情上的爽感。密集的戏剧冲突点以及不合逻辑的故事情节客观上满足了用户群体的娱乐性需求,但“过目即忘”成为受众观看微短剧的整体感受。对微短剧的内容创作而言,关注细微生活,从小的故事主体开展叙事,在情感上更能引发受众共鸣,表达个体价值。例如微短剧《人生大事之晚安地下铁》以“陌生人之间的爱与温暖”为主题,讲述在地铁站工作的单亲妈妈调解各种纠纷的故事,书写人生百态。在快节奏、短时长的微短剧中确实很难做到以有限的容量来支撑庞大主题,但通过聚焦现实题材,以“浮夸叙事为中心”转向“以平凡人物为中心”,挖掘背景故事,以小见大,展示出较为深刻的个体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融入主流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微短剧不仅求“爽”,还要注重家国情怀,担负起“小短剧大情怀”的重任。聚焦主流文化,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可以结合实时热点和社会现象,创作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例如《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出逃大英博物馆为主题,深刻反映守护人类文化瑰宝以及尊重民族历史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受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也让受众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微短剧作为传播主流文化的载体,除了固有的娱乐属性,还被赋予了多重价值,在当前形成了“微短剧+”的内容生产模式:“微短剧+文旅”、“微短剧+乡村”、“微短剧+政务”等。这些创新模式打开了微短剧创作思路,以短剧为外衣,主流文化为内里,满足用户即刻的情感需求同时也能给人以获得感,传递出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微短剧精品化转向的传播路径

在微短剧传播领域,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三足鼎立,成为短剧传播的领跑者,短视频平台为微短剧的传播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渠道,各类视频平台也逐步入局微短剧传播产业,微短剧的传播渠道也从单一的短视频平台迈向更加多元丰富的平台。

(一)多平台分发,扩大受众覆盖范围

微短剧分发渠道从以“短、平、快”视频素材为主的短视频平台逐渐迈向长视频平台,各类平台依据用户基础、运营模式对微短剧内容的侧重有所差异,各类平台需要依照自身运营特征以及用户画像制定统一的内容策略,如主题、风格和时长的一致性等,这也助推了微短剧的传播。微短剧内容在分发过程中,更应注重跨平台互动。创作者可以在不同平台发表作品以提高曝光度和观众粘性,扩大受众群体,通过定期分析平台数据,根据观众喜好和观看习惯调整内容策略,持续优化分发效果。

(二)从单向到互动,调动受众参与倒逼优质内容生产

沟通价值是实现微短剧精品化转向的重要维度。在日新月异的媒介生态中,微短剧满足了受众哪一部分需求?是否触及受众群体的潜在需求以及为受众创造出新的需求?这一切都取决于微短剧的创作和投放是否与受众群体进行有效沟通。调动受众参与明确的目标就是改变单线传播模式,增强互动性,这种反馈机制便于微短剧创作者根据用户的喜好调整创作方向,从而实现微短剧创作者与受众群体的有效沟通,实现内容的持续优化。微短剧迎合了受众碎片化与多元化的娱乐需求,受众群体逐渐从都市下沉到乡村,从青年群体扩散到中老年群体。在未来,微短剧的互动性将会经一步增强,观众通过评论、弹幕、话题投票、剧情选择与创作者进行互动,这种调动受众参与讨论的方式不仅可以优化受众在观看短剧时的沉浸式体验,还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与选题方向,倒逼优质内容的产出。

四、微短剧精品化转向的产业升级路径

近十年来,我国微短剧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从萌芽期到增长期,短短几年时间,微短剧从野蛮生长逐渐成为资本追逐的蓝海,各大资本纷纷入局,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及创作规模都出现了双增长。资本市场对于微短剧产业这一新兴领域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为其完成内容生产、市场推广、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原动力,有利于微短剧向精品化方向转型升级。

(一)新技术赋能,激活新智生产力

随着微短剧产业迈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微短剧创作的技术维度也在不断升级,各类创作者尝试使用VR、AI等技术创作微短剧,以数字化为抓手提高微短剧制作效率及作品质量,打破了微短剧创作粗糙、生产效率低的恶性循环,进入了人与智能共创的高效生产时代。在微短剧的创作质量方面,AI技术为科幻、玄幻及中国传统文化等题材类的微短剧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和艺术想象。据全流程采用AI技术完成的《中国神话》创作团队估算,与传统微短剧相比,AI微短剧的生产效率提升了7到16倍左右。AI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也表示AI微短剧的成本大概是传统微短剧的N分之一,这里的N大于等于4。从剧本编写、人物形象设计、分镜头脚本到特效创作,AI技术缩短了节目产品的制作周期,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影视创作的人力成本,AI技术助力微短剧创作实现降本增效的利好显而易见。

(二)扩大规模,赋能多领域发展

微短剧产业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娱乐领域,还可以尝试多领域跨界融合,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和投资,形成良性循环,为微短剧产业实现市场价值、激发创作活力、转向精品化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出2024年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微短剧+文旅”的模式帮助观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色;基于电商特色,淘宝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探索微短剧,主打品牌定制节目,大量品牌结合淘宝大促节点进行“微短剧+电商”宣传,直接带动成交转化。与垂直的各类领域合作,是微短剧提质增效的有力举措,微短剧持续地向外“+”,其创作模式便产生了明显的带动效应、文旅效应、经济效应,延伸了价值链条。

(三)深耕剧场IP:生成口碑好、经营周期长的IP产品

优质IP可以创造出经久不衰的价值,亦可成为微短剧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之一,对微短剧的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长视频与短微短剧互为对照,连续剧、电影等长视频中丰富的故事情节为微短剧创作提供了内容资源,微短剧的创新则可以延续长视频的生命周期。例如,腾讯视频独播上线的《拜托了!别宠我》系列微短剧(2022年1月7日第一季上线)截至目前分账已突破3000万,在站内获得热搜榜第一,电视剧榜第一,抖音话题播放量突破10亿次,通过风格调性一致,人物、场景再现实现整体IP的延续与强化,仅一年时间更新至第四季,成为微短剧IP化的先行者。微短剧IP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对长视频热门IP进行还原、改编或是创作一定体量的微短剧作品,都有可能促进微短剧在不同的社交圈流动与传播,带动其产业链的发展。

强化精品意识是微短剧赢得流量与口碑双重认可的关键,微短剧精品化核心在于提升内容质量、拓宽传播渠道、优化产业结构。万物皆有其道,微短剧应跳脱“套路”框架,转向“精品”,做到篇幅虽微但不失深度,时长虽短却不显肤浅。从长远视角来看,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业态,承载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在转型升级中持续焕发新活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作者魏桃初系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秦明石系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自《华声·传播观察》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黄柏禹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