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1 21:34:42
文丨谭涛 蒋赛
过去,人们从这里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如今,人们在这里享受岁月静好的安逸。这就是潭宝汽车站,被很多人笼统地称为窑湾“碉堡”,但它其实是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湘潭尤为“出圈”的交通文化遗产之一,甚至创下了“全国最早实行人车分流的车站”等多个记录。
潭宝汽车站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传递了哪些时代讯息?对当下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何启示?
潭宝汽车站。(谭涛 摄)
设计之美
要了解潭宝汽车站,首先要知道潭宝公路。1922年春, 在湖南省督军、湘军总司令谭延闿的主持下,湘潭修筑了长潭公路的延伸线——湘潭至宝庆 (今邵阳市 )的 “潭宝公路 ”, 线路全程172.83公里 ,至1928年夏全线通车 。潭宝路如今成为了320国道中的一段。
彼时,湘潭商业发达,窑湾拥有湘潭乃至整个湖南最繁华的港口、最兴盛的街市 ,每天都有大量木材、茶叶、药材商人聚集于此,而毗邻的长潭路、潭宝路自然客流不断,潭宝汽车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1925年,湘中公路局在潭宝公路起点处修建了全国第一个砖和钢筋砼结构汽车站——潭宝汽车站。潭宝汽车站建成后,成为湖南公路的一个重要枢纽。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间,潭宝汽车站作为沟通湘潭地区水路、公路的交通枢纽,曾盛极一时。
潭宝汽车站细节。(谭涛 摄)
无论是功能,还是建筑特色,潭宝汽车站都有着领先时代的一面。据了解,新建成的潭宝汽车站设有站房、车房、转车坪、停车坪、汽油室、码头护墙等,是湖南早期最大、造型独特的汽车站。潭宝汽车站就如一个巨大的青色圆桶倒扣在街边的石台上。潭宝汽车站的站房主体建筑为层叠的圆柱形碉堡状,圆形的天井顶底直通,屋顶四周配以高大的窗户,采光充分,还可以充当瞭望塔。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曾一度成为湖南的标志性建筑。
除了率先在全国使用砖和钢筋砼结构外,潭宝汽车站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它很早就实现了水陆联运,立体交通、人车分流、环形流线等现代交通理念和绿色环保理念。 据统计,潭宝汽车站开创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个砖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化汽车站、中国第一个实行人车分流的车站、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早期大型汽车站、湖南早期最大的汽车站……
还有一个细节让人惊叹。在建房前,建筑人员先用土方打下了一个直径约45米、高5米、用麻石砌护的台基,才使得建成后的潭宝汽车站,在洪水面前安然无恙,就算湘江涨水,车站却无水患之忧,丝毫不影响车辆始发,不得不赞叹老一辈设计师的智慧与责任心。
潭宝汽车站全景。(谭涛 摄)
传承之美
潭宝汽车站并非孤品,散落在国省干线上的交通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从潭宝汽车站出发,沿着320国道前行至湘乡市境内,我们可以在道路附近看到一座石拱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万福桥。
万福桥位于湖南省湘乡市西南5公里处的洙津古渡,横跨涟水,衔接长(沙)益(阳)与宝庆(邵阳),是湘乡通往湘西南的重要桥梁之一。该桥动工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秋,竣工于四年夏。以后大桥经多次维修,现在的桥长166.8米,宽6.7米,高10.8米,跨度达300米,为10墩9拱的石拱桥,至今已有297年的历史。
据悉,在万福桥还没有修建之前,当地村民要通过私人摆渡过河,但是漫天要价让行人苦不堪言,“走尽天下路,难过洙津渡”,便是流传在当地的一句俗语。万福桥修建后,周边村落的人、物流通的咽喉被打通,天堑从此变坦途,万福桥成为造福一方的“江上卧龙”。
有两座建筑可以证明当地民众对古桥的喜爱之情,桥东头的“楚南大观”牌坊和西头的桥头堡,这两座建筑都是当地村民们自发建造的。其中,“楚南大观”牌坊上刻有不少吟诵大桥的诗联,给大桥增添了几分文学气息;桥头堡名为洙津楼,是一座仿古建筑,楼内供奉着杨泗将军,这是古人请求水神保佑的朴素信仰。
随着社会发展,万福桥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遂修建新的洙津渡大桥。随着洙津渡大桥的建成,为湖南交通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万福桥方才闲置下来。自2001年开始,万福桥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重任,作为湘乡特殊的人文景观保存 。
原湘潭市公路管理局职工李顺钦参与了洙津渡大桥的修建。李顺钦告诉我们,修洙津渡大桥的时候,他听到了当地很多关于万福桥的传说,但萦绕在他心头的却是古人令人叹服的智慧与工艺。
据了解,由于河床下方有空洞,洙津渡大桥一开始的施工并不顺利,桥墩灌注的时候混凝土总是从空洞中流走。最终,施工人员采取“慢灌法”一点点浇筑,这才成功。
李顺钦说,现在有大型设备和新型材料,很多施工问题不再是难题。但是在条件艰苦的300年前,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解决一个个工艺难题的。
初冬时节,乍寒还暖,阳光在涟水河面上画出一条黄金大道,将万福桥与洙津渡大桥连接在一起,潺潺的流水仿佛穿越时间的对话,诉说着楚南大地近300年来的兴旺与变迁。已经退休的李顺钦伫立在万福桥桥头,脑海中思绪翻涌,历史、青春与现在交融在一起,最后他长吁一口气,化成了“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的赞叹。
潭宝汽车站成为窑湾景区“打卡点”。(谭涛 摄)
现代之美
改变是时间永恒的主题,纵使现在路的外在有了多种形式,但路的本质却始终未曾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湘潭的公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公路人”始终坚持科研与设计、施工紧密结合,专业技术人员与工人群众密切合作的方针,攻克了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让一条条路、一座座桥、一个个场站迅速拔地而起,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潭宝公路纪事碑。(谭涛 摄)
以路为例。近年来,市公路养护中心按照部、省、市交通运输工作部署,着力推动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两活动一行动一传承”(公路养护管理提质活动、普通国省道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提升活动、公路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公路文化发掘与传承),持续加强公路日常养护管理,不断提升养护工程质量水平,全面强化安全领域监管,公路养护管理质效显著提升。
“三分靠建,七分靠养”,日常养护是保持公路路况持续健康的关键。市公路养护中心采取对普通国省道路况进行定期自检的方式,实时掌握路况、桥梁数据,有的放矢精准养护,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持续加强对普通国省道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分季度开展4次普通国省道养护专项行动,对路况技术状况评定为中等及以下的路段,市级投入近千万元开展路况提升专项行动,“精耕细作”全面消灭“差、次”等路。
此外,市公路养护中心积极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公路养护部门结合小修保养全面落实预防性养护,强化“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最小化”的工作理念,促进路况稳定。据统计,我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6%以上,远超省考核目标。
市公路养护中心负责人表示,国省干线公路承载着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重大使命,要保障国省干线公路运行安全平稳,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他们将始终保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保持奋斗精神和拼搏姿态,有序开展国省干线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工程,要以更精细、更规范、更严格的工作态度完成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工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