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4-12-12 14:14:58
在岁月的长河中,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休溪村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
2009年1月,一场不同寻常的婚礼在震后废墟上举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彼时,28岁的王建勇将婚礼与孩子的满月酒合而为一。在这特殊时刻,年仅12岁的徐光勇邀请摄影师潘敬林记录下这一刻。婚礼虽简,但文化传承仍在其中闪耀着光芒。
时光流转,今年11月,27岁的羌族青年徐光勇迎来了属于他的婚礼,为羌寨带来了喜庆氛围。
休溪村处于海拔2600多米的高半山,与汶川一山之隔,被称为“云朵上的羌寨”,它是蒲溪乡五个行政村之一,蒲溪乡曾是理县13个乡镇中唯一的州定贫困乡。
震后,休溪村多数村民坚守祖辈居住近千年的羌寨,在国家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惠民政策落地以及村民外出务工增收的情况下,他们踏上了新的发展之路。村里目前拥有了30台小汽车,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
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寨,在时光的洗礼中,不断地续写着属于它的独特篇章。
此刻,我们呈现给大家这两场相隔15年的婚礼对比图:
2009年1月13日,站在山坡上远眺震后休溪羌寨。
2024年11月8日,休溪羌寨。
图 | 潘敬林 文 | 胡南
2009年1月13日,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蒲溪乡休溪村28岁村民王建勇婚礼的最后一天,12岁的六年级学生徐光勇带着初来羌寨的摄影师潘敬林,记录了休溪羌寨震后的第一场婚礼。
2009年1月13日,婚礼后,王建勇(右三)和亲朋好友兴奋地牵着手,唱着古老的羌歌在村子里穿行。
2024年11月8日,徐光勇和新娘余萧走向村民活动中心举行现代婚礼。很多亲朋好友自驾前来村子里参加婚礼,路边停满了各种小汽车。
汶川地震让当时只有61户的休溪羌寨48户人家房屋倒塌,震后8个月, 这48户人家大多还住在救灾帐篷中。
为节省开支,王建勇选择将婚礼和孩子满月酒一起举办。婚礼虽简朴但热闹纯粹,自娱自乐的锅庄,就地取材的婚宴,羌族原汁原味的民族习俗,给漫长的高山冬季和全寨压抑平淡的生活带来了轻松快乐。
地震前该村人均年收入只有七八百元,这场地震让村民的生活又回到了多年前,婚礼花费减少了一半,但村民们乐观的情绪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2009年1月13日,王建勇与新婚妻子、孩子一家三口在一起。由于地震影响和经济紧张,他的婚礼和孩子满月酒一起举办,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没有出席婚礼仪式。胡南 摄
2024年11月8日,休溪村村民活动中心,新郎徐光勇、新娘余萧在家里履行了羌族传统婚礼仪式之后,在婚庆公司搭建的舞台上举办现代婚礼仪式。
2009年1月13日,王建勇婚礼上,长辈们正在给新人“拜钱”。给“拜钱”是羌族传统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包含长辈们给新人献羌红、送祝福、给“拜钱”一个完整的过程。
2024年11月8日,15年过去,徐光勇传统婚礼仪式上的“拜钱”飘红。
今年11月羌历新年,27岁的羌族青年徐光勇邀约摄影师重返理县,见证他的婚礼。
徐光勇是他们家族同辈最小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开始他的各种“灵活就业”,父亲也长期在外打工。
在全寨的努力下,从“花夜”到“正日”,徐光勇的3天婚庆时间又变成了羌寨的“狂欢节”。
11月8日婚礼正日,徐光勇和新娘在家族长辈的主持下,先在家里完成了羌族传统的过门、开坛、叩拜等婚礼仪式后,又前往村民活动中心婚庆公司搭建的舞台,参加由司仪主持、结合了现代婚礼和羌民俗歌舞的新仪程。
2009年1月13日,王建勇婚宴上盐水煮花生、兰花豆、早餐饼都是一道菜,餐桌上也没有蔬菜。
2024年11月8日,徐光勇的喜宴上,22个菜品除了传统的猪、牛、羊肉,还有生蚝、大虾、河鱼、蔬菜等。
2009年1月13日,参加王建勇婚礼的村民们在狭窄的村民家里一起烤火、跳锅庄。
2024年11月7日,休溪村村民活动中心,徐光勇婚礼“花夜”跳锅庄的村民们。
2009年1月13日,王建勇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去谢媒。
2024 年 11 月 8 日,在新郎徐光勇、新娘余萧的婚礼仪式上,亲朋好友为他们献上“长虹”。
2009年1月13日,休溪村村民们在村小学的半个篮球场上打篮球。
2024年11月7日,昔日的村小变成了休溪村村民活动中心,这只烤全羊将由参加花夜狂欢的村民分享。
徐光勇此前已拍摄了羌族婚服、藏族婚服、西式婚纱3套结婚照,车队迎亲、婚礼全程拍照录像,准备了漂亮的羌族、汉族两套婚礼礼服,这与城里的婚礼已无太大差别……
2009年1月13日,鸟瞰休溪羌寨,废墟的周围“点缀”着许多蓝色的救灾帐篷。
2024年11月7日,徐光勇婚礼“花夜”燃放的烟花,照亮了既古老又年轻的休溪羌寨。
时隔15年的两场婚礼,让人看见了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觉醒以及与世界、与时代接轨的追求。
责编:伍霞
一审:伍霞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