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张家界丨桑植县: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民族团结

田育才,向韬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2 18:08: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育才 向韬

校园里,“讲好红色故事、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宣传语十分醒目;走廊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文化墙图文并茂……岁末,走进桑植县刘家坪学校,一个个民族团结的元素与优美的校园环境相互映衬、完美融合。

上课前,学生们热情表演民族舞蹈、唱桑植民歌;上课时,老师们以各种载体宣传“民族团结”的文化课程……在这里,各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成长进步。

民族团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刘家坪学校校长甄海桥介绍,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各环节,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课堂教学“主阵地”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与各类文体活动相结合,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师生心田。

在张家界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中,桑植县用好用活贺龙元帅故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以红色游历、红色培训、红色研学为重点,打造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我是红军的女儿,母亲告诉我,在我出生18天时就开始长征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内,刘家坪学校初一学生、“小小红色宣讲员”熊雨馨正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解。

“培养‘小小红色宣讲员’是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重要途径,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副馆长谷秀芹介绍,纪念馆积极发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传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广大游客在感知中华文化过程中厚植爱国情怀。近年来已成功举办多期“小小红色宣讲员”培训和实践班,招募和培养了200多名“小小红色宣讲员”,让民族团结的思想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来到洪家关旅游区,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伙儿循着红色足迹漫步贺龙桥,参观贺龙纪念馆,瞻仰贺龙元帅故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贺龙铜像前,人们或驻足凝视,或排队合影。贺龙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红色资源打造成锤炼初心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吸引着游客的驻足,帮助市民和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色文化,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如今的桑植县,贺龙故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贺龙纪念馆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追忆红色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今年前三季度,桑植县洪家关、刘家坪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2.40万人次,同比增长9.15%

桑植县民宗局局长张运富表示,将持续用好红色文化“软实力”,全力讲好民族团结“一部史”“一首歌”“一群人”“一家亲”的故事,不断增进全县各族群众思想上的共鸣、文化上的认同、情感上的交融,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桑植样板”。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