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2 22:27:52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2月13日03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毅
“2024年1月至11月,全省法院依法高质量审理各类生态环境资源案件1617件。”12月1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今年以来全省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美丽湖南建设情况。
近年来,全省法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深入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创新环境公益诉讼赔偿资金使用模式等,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环保司法协作联动,奋力书写推进绿色发展司法答卷。
1360人获刑,“飓风行动”震慑环境犯罪
听闻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一个村子有座古塔,塔里可能藏有宝藏,2023年8月,舒某等6人带着锄头、撬棍、金属探测器等全套设备非法开挖。很快,村民报警。
后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鉴定评估,此塔为明清时期古文化遗址,因塔基被挖掘导致彻底性破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受到损害。
今年4月,经芷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舒某等6人因犯盗掘古文化遗址罪,不仅被判刑,而且还被责令赔偿古塔修复费用34186.54元。
“此类案件的审理警示、震慑了民间盗墓行为,体现了湖南法院全面维护文物安全的鲜明立场。”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东河说。
今年来,全省法院开展“环境资源审判飓风行动”,严厉打击跨域倾倒、非法采矿、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共办结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957件,判处刑罚1360人。
“除了刑事审判的震慑,全省法院还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民事审判的救济和修复功能,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行政监管职责。”刘东河介绍,全省法院依法审结环资类民事案件444件,办结环境资源类行政案件216件。
环境 公益诉讼赔偿资金“花在刀刃上”
天气转冷,岳阳市东洞庭湖麋鹿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更忙了,为了避免过冬的麋鹿们无处觅食,他们野外投食的次数更加频繁。
近年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今年汛期,工作人员救助被洪水围困的野生麋鹿12起14头,跟踪169头麋鹿顺利上岸。
“麋鹿倩影”的背后,有“公益诉讼赔偿金”的一份助力。2022年11月,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君山区人民法院设立生态环境替代性修复赔偿资金使用(野生动物救助)基地,拨付56.86万元用于麋鹿等野生动物救助和食物补给。
岳阳中院探索出以项目制为核心的环境公益诉讼赔偿资金使用模式,近年来集体审议通过5个生态环境公益项目申请,设立野生动物救助、增殖放流等4个资金使用基地。
在三湘各地,这样的暖心举措还有很多。南山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基地、永州蓝山湘江源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益阳六步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郴州东江湖水生态修复基地等综合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纷纷创新开展野生动物食物补给等公益活动。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将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作为服务大局‘五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以法徽红守护潇湘生态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郭正怀说。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苏莉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