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4-12-13 15:35:42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章瑛
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 周文美
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强调科学管理作业,不可以有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强调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精准分析学情,实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大数据和算力发展推进智能作业设计和批阅成为现实,为差异化作业设计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行路径。长沙中小学积极探索智能作业的实践,联合技术企业开发数学和外语学科的人工智能设计与批阅作业系统,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统一的常规作业本和个性化的假期作业集,并实现了师生常态化进行智能作业应用的良好生态,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常态化,也给老师技术减负增效,达到技术赋能作业设计,科学而有效地落实减负要求。
一、智能作业理念
受班级授课制按学龄而非学力标准分班的限制,课堂学习和传统作业布置面对学力差异的个体需进行人工区分,由于教师在短时间内的精力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作业设计和反馈出现不完整和时滞,由于缺乏对作业质量的有效及时反馈与监督,导致教师对作业的布置容易出现一刀切状况下学习能力不同却作业相同、不能实证区分学生掌握程度而凭经验确定作业的伪分层作业、教师作业研究不足作业目标不明确而依赖辅导资料的任务式作业等问题,导致作业多、个体不匹配而重复机械的作业、作业针对性不强而低效作业现象出现。
面对上述问题和现象,基于发展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坚持作业个性化和精准性、错题数据跟踪收集理念,智能作业依赖大数据的实证辨析和强有力的算力支撑为作业优化和给学生减负提供技术路径。
智能作业需要围绕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展开,实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目标。发展思维可以通过经典例题后的变式训练来实现,题不在多而在精;发展技能需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根据技能形成所需要的量进行作业数量的设计;巩固知识需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知识难易程度来确定作业的梯度和数量。
智能作业需要基于学生学力差异,利用技术赋能增强数据实证与经验最优结合。由于班级授课制下学生学力差异,作业包含的知识内容等量多,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不一,单凭教师的经验不能解决实证问题,通过利用技术对错题分析形成错题经验集,点对点推送自适应的作业题能够提升作业针对性和匹配性,从而提高作业的精度和效度,降低作业负担,给师生减负。
智能作业应用技术优势统计错题数据,形成学生学习图谱和自适应路径。传统作业未数字化,不能够对较长时间内的作业形成数据链,智慧作业是利用算力对数据整理分析形成实证与经验结合的复合体。通过对学生错题的统计和分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形成自适应的错题训练,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减少重复刷题等问题。
二、智能作业实施
常用智能作业设计和批阅系统,通过作业布置终端进行作业布置,利用手机或平板等终端搜集作业数据,不改变传统的作业习惯,保留纸质作业形态不伤害学生视力,不增加学生和家庭负担,保持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完成作业的优势,目前成为一种常见形态在逐步常态化应用。
系统智能收集和反馈作业情况。学生完成作业后,只需家长将学生作业拍照上传到系统内,数秒后系统反馈批改结果。并生成完成情况、正确率、错题的错误部分用红笔标记(和教师批改作业标记问题一样,方便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后台收集学生的错题并整理归类,学生可以随时下载错题进行错题重做和错题反思。为学生提供便捷,极大地缩短了更正作业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借助智能作业技术完成作业批阅和后续备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设置提交作业截止时间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可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设置答案是否可见。如:古诗文默写可以设置批阅后显示标准答案,让学生第一时间更正错误。而阅读理解题可以设置批阅后不显示标准答案,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听教师的讲解后再更正。
学生借助智能作业系统自主学习优化。学生通过作业系统的反馈结果,将完成正确的题目标记√。错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更正,审题错误,计算错误,错别字等错误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自己更正,将更正结果再次提交或者由教师检查批阅。而概念理解性错误可以通过学校配套教材和微课视频再次重温课堂内容,进行作业更正。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和技巧的错误,可以通过教师的作业讲评课和教师面批答疑后更正并写下反思。
智能批阅系统提供快速的作业批改与管理,自动识别和记录学生的作业数据,简化教师的批改流程,实现师生双向减负增效。可以提高批改效率,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专注个体反馈和学生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及时整理错题,更正和反思错题。
三、智能作业成效
“智能作业”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解放”学生、“解绑”教师 、“解忧”学校管理,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为学生和教师减负。“智能作业”通过智能化批改、大数据分析、自适应推送,把教师从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可以获得快速而全面的反馈。
智能作业给教师提质增效。首先,各科教师通过软件的数据统计对学生作业情况有了实证数据,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教学备课、针对性更强更精准;其次,通过当天作业反馈能够准确了解哪些知识点、哪些学生的掌握程度,准确把不教也会、教了才会、教了还不会的学生和知识点借助技术的力量区分出来,教学的因材施教和精准性就得以实施,可以更好地个性化指导;最后,减轻教师作业批阅负担和作业效果统计的人力负担。系统自动批题解决老师的体力负担,给老师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人的工作。系统提供的后台作业数据,让教师能根据实证数据对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和作业布置,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作业的精度和效度,作业强度和效度得到有效提升。
智能作业给学生减负增效。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作业统计数据巩固不懂的题、不再在会的题目中浪费时间,避免优生学生将时间花在大量简单重复的作业同时基础薄弱的同学也不需要做与自己实际能力差距较大的作业。其次,根据学生的某个周期内的错题形成错题库,自适应地生成科学有效的个性化作业。由于大数据的每天更新,学生所完成的作业难度是随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而改变。在某个周期的作业数据和错题积累后,可在该周期内自动生成错题训练集并自适应的形成作业强化训练内容。最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和兴趣。错题库的形成导致智能生成获得作业题量和题目难度会因人而异,越努力越认真的学生,因为平时作业错题少后续巩固性作业少,题目难度和质量更高。学生通过及时反馈,能够更好地掌控自身学习的进度和效度,学习自主性和效度增强,学科关键能力随之逐渐增强。
智能作业促进学校作业管理减负落地。通过多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智能作业的功能在不断拓展。在学校主导和技术企业支持下,智能作业与常规教学结合,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学校指导和督促技术企业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汲取建议和意见,沟通改良技术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特别是智能作业系统具有自我不断学习和更新的功能,智能作业系统能够在大量学生的作业样本中自我学习修正,形成自适应的个性化作业题,大大丰富和提升了学习资源库,同时形成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轨迹和知识图谱,为个性化学习和减负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撑,为学校决策和科学减负提供了实证和经验基础,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助力学生学科能力发展和教师教育水平提升。
总之,智慧作业将教学、学习、评价紧密结合,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学校成就学生、发展教师、追求质量的多元目标。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兴趣特点,依赖技术支持下的作业反馈,选择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内容,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针对性指导。学校通过作业改革撬动教育教学的全面革新,推动了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持续动力,真正通过技术赋能来实现减负落地。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基于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分层走班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XJK19BJC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兆前,赵琼,指向教—学—评—导一体化的智慧作业探索与实践.人民教育2024(7)
[2]. 温小勇,高映霞,黄 燕.智慧作业赋能基础教育减负增效: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现代中小学教育2024(8)
[3]. 张云峰.基于智慧作业推进区域精准教学实践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题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