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全链条发力壮大生猪产业@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17 08:05:3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蒋睿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

生猪的稳定生产和充足供应,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影响着大多数人餐桌上的肉食丰盈,是关乎民众菜篮子的重要事务。

近年来,湘潭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打造农产品加工高地的重要部署,从精准育种、产业集聚发展、稳定生产与环保等多方面发力,成功探索出一条生猪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前三季度,湘潭市生猪出栏230.75万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

“畜”势勃发,

谋划产业发展新蓝图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已难以契合市场对高品质、高效率的迫切需求。为推动生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亟需从顶层设计层面入手,进行系统性规划与布局。

近年来,湘潭市紧扣“新”字,从产业定位、发展思路到产业格局,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创新。该市紧紧扭住生猪“创新发展区”的产业定位,先后制定并印发了《湘潭市畜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2015-2025年)》《湘潭市肉类加工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湘潭市沙子岭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以规划为引领,明确把肉类加工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为生猪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发展思路上,湘潭市聚焦肉类加工这一核心环节,将其作为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该市多次专题研究肉类加工产业发展,出台了《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及《支持肉类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引导、技术支持等多措并举,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升肉类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扶持,湘潭市实现了从养殖到加工、从销售到品牌的全面覆盖。通过与中国肉协联合共建中南地区肉类示范区,湘潭市不仅吸引众多国内外知名肉类加工企业入驻,还布局建设多个专业园区,如韶山市高新区食品加工产业园、湘潭县佳海食品药品产业园、岳塘区冷链物流园等,形成了以肉类加工为主导、以生态养殖为基础、以种质创新为特色的生猪产业发展新格局。这种全产业链的思维和布局,不仅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为湘潭市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护种质资源,

激活产业内生动力

种质资源是生猪产业的“芯片”,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

沙子岭猪作为湘潭市的特色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湘潭市坚持沙子岭猪保种选育40年,逐步建立健全了以集中保种为主、分散保种为辅和遗传材料保存互为补充的保种体系。

目前,湘潭市建有国家级资源场1个、沙子岭猪扩繁场2个,共保存沙子岭种猪6000多头,每年向社会提供高品质沙子岭杂优猪20万余头。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护了沙子岭猪的种质资源,也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保护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湘潭市积极推进种业创新,致力于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创建国家级特色生猪产业学会服务站、组建沙子岭猪特色产业科研创新团队等措施,湘潭市汇聚了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重点围绕种业创新、精准营养、肉品研发等开展创新研究。目前,已成功培育湘沙猪配套系(新品种),正在培育湘岭猪新品种,提升了湘潭市生猪产业的科技含量,也增强了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为了提升湘潭肉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湘潭市积极组织举办各类推介活动,如“沙子岭猪美食文化节”、“美食品鉴活动”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湘潭肉类产品的独特魅力。同时,湘潭市还积极参加各类展销展示活动,如全国农产品博览会、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等,不断提升以“沙子岭猪”为主的湘潭肉类产品品牌影响力。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也促进了产业的销售和发展,为湘潭市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优化养殖体系,

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生猪产业一头连着“钱袋子”,一头连着生态安全。近年来,湘潭市通过强化生产稳定性、推动环保可持续性、确保产业安全性,全面打造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基石。

在生产稳定方面,湘潭市精准施策,力保市场供应无忧。依托《支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引领,湘潭市不仅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鼓励重点村(场)复养增养,还促进了屠宰企业与规模养殖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链条。目前,全市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比例已超过70%,生猪出栏与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居高位,为市场稳定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生猪产业与生态环保如何实现双赢?湘潭市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湘潭市大力推进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完善了养殖场户的粪污处理设施,还广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建立了分户收集、集中处理、资源回收的市场化运营体系。如今,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5%,生动诠释了生猪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而在产业安全这一核心环节,湘潭市更是严阵以待,确保万无一失。通过构建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平台,湘潭市实现了产地检疫、无害化处理、屠宰管理等工作的智能化管理。同时,湘潭市还加大了对规模养殖场户安全设施的投入,定期开展养殖、屠宰、加工等领域的全面排查与日常巡查,有效防范了安全生产风险。

提升产业聚合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湘潭生猪产业链条逐渐延伸,该市通过“优”产业、“优”产品、“优”招商等措施,不断提升产业的聚合力和竞争力。

湘潭市立足肉类加工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集群优势,科学规划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建设。通过培强屠宰加工、培多产业龙头、培育电商冷链、补齐配套产业等措施,湘潭市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上下游紧密衔接、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目前,全市畜禽屠宰和规模肉类加工(含肉类预制菜)企业达5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10家、市级26家。预计2024年全市肉类加工产值将达到120亿元,同比增长20%,带动畜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300亿元以上。

为了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湘潭市加强与中国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肉制品精深加工能力。通过实施消费引领战略、不断提高精深加工比例和产品质量,湘潭市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同时,该市逐步构建起以“沙子岭猪”“壶天石羊”等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品牌体系,包括“伟鸿”“盛美”等肉类加工企业品牌和“毛氏红烧肉”“毛细扣肉”等肉类特色产品品牌。目前,湘潭肉类精深加工(含肉类预制菜)年产值已达30亿元以上。

“优”招商,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湘潭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肉类加工产业链企业入驻。湘潭市组织举办了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如“中南地区肉类加工示范区招商推介活动”等,展示了湘潭市生猪产业的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目前,湘潭市已发布产业链项目11个、总金额100亿元;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16亿元。此外,湘潭市还主动前往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开展招商对接活动,与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