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态环境 2024-12-17 17:42:31
“深度贫困”蝶变“富美转型”
——邵阳市新邵县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地处高寒山区,坐落在海拔1273.8米的金龙山北麓峡谷,因一条小河穿村而过而得名,全村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共1055人。小河村的盛夏,最高气温不超过25℃。拥有茶马古道、金龙高山、横山峡谷、新老亭子、大瀑布群、无底溶洞等众多景点和古老村落,享有“养生秘谷、小河人家”的美誉,是邵阳市“最美乡风文明村”、湖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曾经的小河村人居环境既乱又差,进村的公路破烂不堪,村里没有任何产业做支撑,是湖南省级深度贫困村。
△ 小河村地标
近年来,小河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确立为首要目标,围绕“好产品、好企业、好基地、好品牌、好市场”的五好标准发展乡村产业,着力打造“居美、净美、富美”的生态宜居美丽村庄,擦亮了“宜居宜游”的小河品牌,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主要做法
△小河村颜岭水库
统筹谋划,打造“居美”小河。发展思路不清、基础设施落后、经费严重匮乏是小河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小河村从规划设计起步,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一是做实做细规划设计。2019年,小河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从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乡村旅游等方面量身打造了详细的发展规划。紧扣规划设计,逐一落实院落整修、改水改厕、品牌推广等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及乡村旅游开发同步推进,成效显著。二是推进饮用水提质升级。往年的小河村“逢雨水浑、遇夏则枯”,饮水安全堪忧。解决饮水困难,是全体村民的热切期盼,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小河村以开展“三清一改”专项行动为抓手,完成了饮用水提质升级,保障了颜岭水库水生态环境,彻底解决了饮水供水问题,也为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三是推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补齐短板,深挖旅游产业潜力,小河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对文化广场进行改造,建设多座旅游厕所、休息凉亭以及特色精品民宿和露营营地,在村主干道两侧种植了紫荆、红叶石楠等观赏类树木和小黄菊、格桑花等花卉,将村道沿线打造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注重乡风民俗保护和传统文化回归,既突出了乡土味,又留住了乡村情。
△小河村生态旅游点
多措并举,打造“净美”小河。一是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以“星期五大扫除”为抓手,细化环境卫生考核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机制,按照网格化分工,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显著提升了环境卫生水平,全村院落形象焕然一新。二是开展“厕所革命”。把“厕所革命”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深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全村卫生厕所的覆盖率达100%。三是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从提升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改善村容村貌形象的角度出发,找准村庄环境整治与农户鸡鸭饲养活动的结合点,开展了“鸡鸭圈养行动”,彻底改变了“散养鸡鸭处处脏”的环境旧貌,也留住了“鸡犬相闻”的独特乡土气息和乡村韵味。
△小河村桃园
产业引领,打造“富美”小河。一是打通拓宽乡村“振兴路”。自2021年起,村支两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小河村至长寿清水村的森林防火通道建设,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既解决了长久以来困扰小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又引来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旅游打卡。二是致力发展乡村特色农副产业。立足原宝庆府茶马古道,群山环抱、野生茶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建设了扶贫车间,成立了种养合作社。由村集体牵头,统一管理开发野生茶树资源,创立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河野生茶,注册了“老山凼”小河野生茶商标,并通过全国食品质量检测和欧盟认证。野生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小河村村民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土地流转“获租金”。此外,还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当地生产的小河高山黑木耳成功通过了国家专业机构检测认证,其口感和品质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堪称“黑色瑰宝”,成为享誉全国的“拳头”农产品。三是纵深推进乡村特色旅游。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随着小河村的“颜值”不断提高,“诗和远方”的内涵不断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小河村享田园山水,赏花卉绿植,观浪漫星空,品农家土菜。小河腊肉、魔芋豆腐、红薯酒、蜂蜜以及高山有机蔬菜等系列特色美食,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重要产品。还集中连片打造了“百亩桃园”旅游招牌。2019—2020年,小河村先后举办了“魅力小河·情系精准扶贫”登山节,第一届星空帐篷露营节等活动。
示范意义
小河村坚持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结合生态资源和地域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特色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小河村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以生态优势赋能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绿叶变金叶、青山变金山”的致富之路。在优美生态环境的加持下,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乡村旅游等产业成为小河村经济新增长极,当地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摘掉了“穷帽子”。小河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深入分析自身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注重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和实现,最终一定能走上生产发达、生活美好、生态平衡、绿色永续的康庄大道。
责编:肖静
一审:肖静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