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引路人”——专访长沙市弘益高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滕小伟

    2024-12-18 13:56:27

做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引路人

2024年6月2日,一条名为“长沙某中学700名学子参加成人礼”的词条在微博获得了17.7万阅读量,话题热度居长沙同城榜前五。点进词条,发现内容聚焦的是长沙市弘益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弘益中学”)的成人礼暨毕业典礼活动。

典礼上,党委书记、校长滕小伟化用李叔同的“人生三见”,向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学子赠予了三则临别寄语:要保持“见自己”的本真;要做到“见众生”的共情;要拥有“见天地”的胸怀。这些寄语,与弘益中学“让生命温暖而幸福”的办学理念相得益彰。

那么,高中三年,弘益学子是在怎样的办学体系下“修炼”自己的“人生三见”的?日前,本刊记者走进弘益中学,与滕小伟展开深度对话,探寻弘益中学的办学之道。

沉淀办学气质

记者: 近年来,弘益中学一直是长沙市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民办高中,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滕小伟: 弘益中学取得如此成绩,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百年根脉和历史积淀。与大多民办学校相比,弘益中学有一个特点——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先生于1905年创办的惟一学堂。1997年,湖南广益实验中学在现在的湖南师大附属中学校内创办。2007年,因国家政策调整,广益实验中学搬迁至长沙市雨花区,也就是现在长沙市华益中学的位置。2017年,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广益实验中学高中部整体搬迁至长沙县。2022年,由于“公参民”政策的实施,高中部改名为现在的长沙市弘益高级中学。正因为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校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冲劲在教育这条路上守正创新、勇往直前。

二是办学特色与品牌影响力。多年来,学校一直根植湖南师大附中的素质教育基因,并结合民办学校的体制机制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如生涯规划教育、新兴教育理念研究与实践等。这使得弘益中学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一直紧跟时代发展,为学校扮演“领头羊”角色提供了动力。

三是社会认可和家长信任。无论是之前在雨花区还是现在在长沙县,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兄弟学校,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让我们能够行稳致远。学校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续航能力”,即让他们拥有在自己擅长或喜欢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的能力。因此,我们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作为“自来水”,在学校声誉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最关键的实力还是内在,也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我们一直走在教育改革前沿,无论是教学还是育人,都紧紧抓住了家长和社会对教育变革的迫切需求。二十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关注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教好先富起来的这一代人的孩子。当时,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庭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孩子的成长模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于是在办学中,我们在传承传统教育精髓的基础上,融合湖南师大附中优秀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多方需求。我想,这也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记者: 当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已从“好上学”转变为“上好学”,而民办高中满足“上好学”最显著的优势,无疑在于能提供多样化和特色化的教育。请问,弘益中学是如何在办学中构建多元和特色的?

滕小伟: 我认为,民办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办学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上。课程作为实现育人目标最主要的手段,弘益中学上至书记校长,下至教师,一直没有停止对此的探索。目前,学校构建了“基础+拓展+提升”的课程体系。

一是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即国家规定的课程。基础课程侧重于文化基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实现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目标。根据课程领域划分,弘益中学的基础课程分为:语言文学、数理逻辑、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等。我们坚决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除了主要学科外,艺术、体育、技术等课程也全部写进课表,按时按量开齐开好。

二是拓展课程。拓展课程强调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四节四课”。“四节”是学科节、体育节、艺术节以及社团节。其中,体育节和艺术节尤为突出,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影响力,已成为学校的两张亮丽名片。在社团方面,我们目前已开设50余个社团,涵盖人文、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社团活动的场景也较为丰富,不仅在校内进行,还会走出校园,与大学、博物馆、科技馆、农科院等外部资源合作。“四课”是晨会课、班会课、劳动教育课和心理健康课。此外,我们还设有其他常规课程,涵盖学习方法、注意力等方面。在心理教育方面,我们也建立了完善的课程模块,包括心理课堂、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心理档案和心理教研等。同时,我们还设有专门的心理委员,进一步巩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拓展课程还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一体化培养上,无论对文化生还是艺体生,应届生还是复读生,都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一体两翼”,“一体”指的是应届部,“两翼”分别是复读部和艺体中心。对于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我们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许多学校可能只负责文化课程的教学,专业方面则多由家长自行寻找外部资源。但在弘益中学,艺体中心拥有4000余平方米的设施,包括钢琴房、舞蹈房、录播教室、演艺厅、话剧厅以及书法室等。此外,我们还与师范类高校等社会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模式,以弥补艺体专业师资力量的相对不足。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发家长课程。家长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通识课程和特殊需求课程。通识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主要利用线上和线下家长会进行,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业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整体规划,旨在形成一套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特殊需求课程则面向部分家长,比如就亲子关系、学习障碍等主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还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我们邀请家长参与策划、组织大型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等。

三是提升课程。提升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潜能个性,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开设形式首先是弘益讲坛。讲坛每月举办1~2次,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由学校教师主讲,包括正高级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各学科的优秀教师,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就某个专题或主题进行讲授。此外,我们也会邀请外部的权威专家参加讲坛。讲坛涵盖教学、艺术、生涯规划、中西文化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其次是学科活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活动。例如,语文学科在高一时会举办诗歌朗诵活动,高二会举办辩论赛。再次是生涯规划。学校成立了生涯发展指导中心,构建了涵盖学生兴趣培养、能力提升、价值观引导、职业认知等维度的生涯课程。最后是大中合作、馆校协同。学校与高校、博物馆、科技馆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多元教育途径,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例如,我们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达成了人才联合培养共识,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并被授予“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等。

释放办学活力

记者: 2024年3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其中提出要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培养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请问弘益中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有何作为?

滕小伟: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应该选拔与培养两手联动,边选拔边培养。高中乃至大学的拔尖人才,若仅依赖中考成绩进行选拔,往往难以发掘真正有潜力的学生。很多时候,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并非中考总分最高者,而是那些在某一学科展现出卓越才能的“偏才”或“怪才”。

在选拔方面,我们的特色与优势之一在于小初高一体化贯通培养,能够更早地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学生。通过提前物色与匹配,我们或许在八年级、九年级就能选拔出适合的苗子,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专业指导。在培养方面,我们拥有专业的奥赛教练团队和成熟的体系,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顶尖教练。同时,我们注重教材内容的提前研究,确保学生能接受到适合他们认知程度和思维程度的教育。除了学科竞赛方面的拔尖人才,我们还关注艺体方面的拔尖人才。对于在艺术、表演等方面展现出卓越才能的学生,学校教师会给予良好引导,让他们能够发现自身所长,并进行合适的生涯规划。我们在艺体方面的软硬件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艺体拔尖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支持。

记者: 新时代,国家更加重视对人才的评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顽瘴痼疾。请问,弘益中学构建了怎样的评价体系?

滕小伟: 在办学过程中,弘益中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了全面且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学生的发展。

一是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并重。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学业成绩无疑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在重视学业的基础上,我们也坚决推进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首先,学校通过“智慧校园”这一全自动化的校园管理平台,对学生成绩进行精准处理和分析,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我们将体育等科目纳入文化考试体系,跟踪、检测学生的各类体育数据,并将其纳入对学生的总体评价。再次,我们关注学生参加社团、学生会、大型表演、艺术节、体育节、社会实践的情况,建立学分制度进行评价。最后,在奖励方面,我们设立了涵盖多个门类的表彰项目,表彰时不仅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还会通过拍照、采访等方式增强仪式感。

二是个性化评价与定制化教育。我们注重个性化评价,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以及学习需求,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评价标准。这种定制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信、乐观、豁达、坚韧的品质。

三是多元化的升学路径。弘益中学目前已与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升学路径,包括国内高考、海外留学等。在升学评价方面,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优势。通过综合评价,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升学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梦想。

评价是一个导向,代表学校的价值观。基于以往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更科学、更完善、能真正全面覆盖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评价方案,并全程以信息化手段实施。

彰显办学担当

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请问弘益中学是如何建设教师队伍并强化教师责任担当的?

滕小伟: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学校现有教师2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育名师1人、正高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50余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40余人。他们师德素养好、专业能力强,截至目前,已荣获国家级成果奖58项、省级成果奖95项、市级成果奖150余项。建设教师队伍,强化教师责任担当,弘扬教育家精神,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教育与考核并行。学校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健康教育纳入培训和管理全过程,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并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通过自己查、同事帮、领导提、学生评等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二是树榜样与强监督。学校每学期都会评选“师德标兵”,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形成崇尚师德的良好风尚。同时,制订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细则,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评价教师,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先彰优、职务晋升、岗位聘用、业绩考核的首要参考内容,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

其次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一是学习培训制度。学校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多种培训途径,如校本研修、远程培训、集体备课、师徒结对等;另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和名师到校讲学,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高校进修,参加各级教科研部门组织的研讨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著作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并定期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磨课活动,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三是督导与指导并行。学校组建了专门的学科学术委员会,成立督导团队,对各学科进行全程督导和过程监控,更好地引领学科发展和青年教师成长。同时,学校要求各级领导随堂听课,助力教师业务素养全面提升。

最后是优化教师管理机制。一是教师交流与引进。学校与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互学平台。同时,吸纳已退休的特级教师和省级名师到校指导培训,带领相关学科教师快速成长。二是岗位管理与考评。学校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按照按需设岗、竞聘(考核)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真正实现教师职务(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结合,建立低职高聘制度。在待遇上,我们为教师提供了丰厚的薪酬和福利。除了待遇留人,学校还注重情感留人,努力营造温暖和谐、有序竞争的良性工作环境,并关注教师的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等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记者: 作为省内民办高中的排头兵,您认为弘益中学应当如何在教育不断改革的当下和未来体现责任与担当,打造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弘益样本”?

滕小伟: 对弘益中学而言,在当下或未来的许多年里,无论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希冀,还是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担当,都必须紧紧把握规范、质量和特色这三个关键词。

规范是民办学校发展的基石。无论是国家政策的要求,还是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内在需求,规范都是民办学校必须坚守的准则。过去那种粗放式、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当下,民办学校办学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没有资金,民办学校难以发展,但若只追求资金,忽视了教育的初心和规律,则无法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质量包括教学质量和特色教育质量两方面。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必须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但在此基础上,民办学校更应注重特色教育质量,即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资源。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需求和潜力,民办学校应致力于发掘并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特色是民办学校脱颖而出的关键。民办学校办学要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避免与公办学校同质化竞争,与兄弟学校之间也要有所区别。区别可以是艺术方面的强项,也可以是专业发展方向的特色。弘益中学身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企业众多,因此,我们将培养未来高精端企业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自己的特色。同时,我们也在尝试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如上海浦东新区某些民办学校形成的金融行业特色,从而真正做到特色发展。

总之,民办学校必须坚定把握规范、质量和特色这三个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弘益中学作为长沙市录取分数线最高的民办高中,带领全市乃至全省的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立志做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引路人”,在现有发展成果上,不断优化学校的教育生态,培养志向远大、视野阔大、格局宏大、勇于进取、持续精进、向光而行的“弘益少年”。

来源:湖南教育微信公众号

原文刊发于《湖南教育》2024年11月D刊总第1302期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黄婷婷

三审:周韬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