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江湖生境 守护碧水青山

    2024-12-18 15:13:1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18日讯

12月6日,冬阳初上,美丽祥和的君山区江豚湾在晨雾中舒展开来,一群研学的小朋友下车伊始叽叽喳喳,与苇荡丛中候鸟的歌唱两相应和,演绎着一首生机盎然的华美乐章。

学海扬帆任驰骋,江湖波涌作和声。

方兴未艾的研学热潮一如既往开来的列车,推动着君山在打造新时代 “守护好一江碧水”研学新地标路上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思想火炬照亮研学之路

碧水奔流,吟咏着沧海桑田的生态传奇。

研学路上,闪耀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火花。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长江沿岸的君山区华龙码头,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时序更迭,逐梦前行。在六年时光的洗礼里,昔日喧嚣脏乱的华龙砂石码头早已蝶变为闻名遐迩的 江豚湾国家 4A级旅游景区 ,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红色地标和展示 “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长江之滨,朝露微醒。时值冬季,前来研学的孩子们仍络绎不绝, 56岁的君山区环保宣传大使、江豚湾景区职工邓铁牛正向孩子们宣讲环保,“和孩子们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光,孩子们在生态上向前迈一小步,时代就会向前迈一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内涵应该是绿色生态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天我们接待的研学者将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生力军、领跑者,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而研学无疑是抓住关键力量的关键抓手”。对于环保宣传大使这份荣誉邓铁牛十分自豪。

沧海行舟,灯塔指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火炬照亮着孩子们的研学之路,万千学子寻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沐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洗礼。新时代 “守护好一江碧水”研学之旅成了孩子们研学打卡的圣地。

这是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

江湖探秘追寻研学之趣

美丽的江豚湾国家 4A级旅游景区位于君山区洞庭湖与长江的交汇处,核心 面积约 107公顷, 外延苇荡达 5万余亩,是生态的宝库,是研学的乐园。 在这片 江湖邂逅 的土地上,每一个角落都生机勃勃 每一处风景都多姿多彩 ,这里每天都澎湃着碧水东流的生态强音,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壮美画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万千候鸟从遥远的北方飞来,探听着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消息,她们冬日何以为家?

麋鹿的倩影隐藏在芦苇荡深处,和学生们玩起了捉迷藏,他们 “四不像”的奇怪特征是如何进化来的?

往年冬日难觅踪影的可爱江豚为什么改变了习惯,把江豚湾当成了四季家园?

江湖君山到底有多少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到底有多少奇趣等待着同学们去发掘,这谜底永远隐匿在同学们对未知追寻的路上,永远潜藏在同学们青春不羁的躁动里,研学就是开启探索之门的钥匙。

“每一棵芦苇都没什么了不起的,无数芦苇构成苇荡就构成了君山的绿色屏障, 经专家核算,每公顷芦 每天可释放 600公斤氧气,可满足800人一天的供氧量 ”听着研学老师饱含人生哲理和科普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神奇的江豚湾蕴含着无穷的乐趣,那飘逸的苇浪就是江豚湾深情迎你的双臂,等你,在研学路上。

人水相依浸润研学文化

复兴之路,文化先行。

当今社会,物质高度发达、经济发展上了很大台阶,人们对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在研学中植入对社会对将来有益的先进文化,让孩子们在玩中润物无声地汲取文化的力量,近几年,我们 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游学理念,结合国际上探究式学习的先进方法、模式, 我们已经形成了独具生态特色的江豚湾研学文化。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孩子们 素质教育 添新火、聚新能 ”。江豚湾研学工作负责人曾增自信满满地说。

江豚湾地处湖湘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叠加之地,两种文化的有机交融衍生出了独具 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等特色的江豚湾生态研学文化。在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伟大实践中,江豚湾生态研学文化得以茁壮成长,为孩子们开启生态研学的文化启蒙、打开素质教育的青葱大门。

江豚湾气象万千的生态气息召唤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感触大自然的呼吸,触摸大自然的肌肤,探究大自然的奥秘,感知大自然的奇趣。

寓教于乐、融学于游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然要求,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必须从娃娃抓起,一颗童心就是一颗种子,你在她心里种下绿水青山的种子,未来就会收获金山银山”守护好一江碧水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骏阳对江豚湾新时代“守护好一江碧水”研学新地标充满了信心。

        红色地标催生研学天堂

“我志愿加入守护好一江碧水志愿者行列 …… ”天籁的童音在“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陈馆大厅回响,那是对生态的承诺,是对未来的宣誓,来自岳阳市东方红 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们今天开心不已,他们正在成长,一颗颗幼小的生态志愿者心也在长大。这是江豚湾的希望,更是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许。

“美丽的江豚湾是孩子们研学的天堂,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长江洞庭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希望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上‘守护好一江碧水’的种子,伴在他们成长的路上,开花结果”。今天带队的李志飞老师充满了期待。

江豚湾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境内展示有国际重要湿地形地貌,集中有候鸟欢歌、麋鹿倩影、江豚微笑三张金字生态名片,有 “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有奥妙无穷的万顷苇荡 …… 一切为生态而生,一切为生态而兴。

浴火蝶变江豚湾,只为生态传四方。如今的江豚湾被整体定位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展示地、党员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的研学基地,展示君山区湖湘本土文化,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和长江洞庭流域生态多样性保护成果,展示岳阳流水绕城、大江大湖的生态底色

大江东去,不舍昼夜,游走长江之滨,呼吸母亲襟怀之风,掬起长江之水,聆听母亲心跳之音,感受长江流域人民保护治理长江的激情与壮举,相信我们的孩子此刻心中一定会澎湃一江碧水的声音。如果说研学是一粒种子,她种下的一定是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希望和梦想,如果说研学是一把钥匙,她开启的一定是一江碧水流万世的永恒新时代。

江湖奔流兮,生生不息。

研学不止兮,天人合一。

责编:张佳玲

一审:冯铁

二审:张一新

三审:闵皓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