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慧平:慧心巧智育桃李,平心静气铸师魂

  科教新报   2024-12-19 17:50:15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张广华 肖邵华

在株洲市新凤凰高中,有一位湖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她以专业的教育背景为基础,怀揣着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初心,用爱心和匠心去培养每一位学生,影响着每一位老师。

她,就是语文高级教师、教学副校长吴慧平。

从教以来,吴慧平多次获“全国作文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湖南省传统文化赛课一等奖、“株洲市优秀教师”“株洲市优秀党员”。

从小成绩优异的她早早就树立了教书育人的梦想,研究生毕业后,她原本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她毅然决然地踏上教育岗位。她以慧心巧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助力一批又一批毕业生踏进大学的殿堂,许多在初中阶段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在她的悉心培养下,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大学、四川大学等重点高校。连续多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华人作文大赛、新课标作文、冰心作文、创新作文、现场作文大赛,累计一等奖98名、二等奖120名、三等奖150名。由于她善于思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耕细研,36篇论文获得省市国家级奖项,12篇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市级课题3项,主持市级课题1项。成绩的背后,是汗水的浇灌、亦是对教育信仰的坚守。

她是平心与初心兼备的“良师”

吴慧平在语文教学上,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多元教学法激发学生活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教室里,她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李白的生命线”,引导学生对《将进酒》情感变化的思考。然后设问进行小组合作探究,5分钟后,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举手发言,分享讨论结果,生评、师评相结合。一节课下来,书声、叹声、笑声、掌声不时响起,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获得感”随之生发。

这样的语文课,散发着诗情画意、意蕴丰厚,带给学生以人世间真善美的体验。所以说,吴慧平的课堂,是那样温暖细腻,她的声调抑扬顿挫,满足学生探索语文的好奇心;她的神色平易近人,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她总是循循善诱,引导着每一名学生,扬着智慧的风帆,在知识的大海里徜徉。

同时,她也十分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有一次,一名学生犯困,吴慧平灵机一动,将整个课堂比作一次行舟比赛,犯困的同学是即将“溺水”的队友,灵活设置学习情境,将每一位学生都拉入紧张而积极的氛围中来,提倡同桌之间相互提醒,互帮互助,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她的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使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团结一致所带来的成就感。

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智慧一体机的功能,通过“随机点人”方式,一是让学生保持高度紧张感,避免上课走神;二是可以根据回答问题的表现从多个维度进行奖惩。

在一次教学经验分享中,她提出“课后工作”的这一概念,倡导了解学生的需求,强调将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她坚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智慧、塑造品格的过程。

她是爱心与慧心并存的“吴妈”

担任班主任期间,吴慧平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班规,她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收集所有学生的意见,然后进行归类,最后选手表决通过后,三年一贯制严格执行。同时以“三守”打造优秀班集体。当一名毕业学生返母校探望老师,被问及老师管理班级的“杀手锏”是什么时,该学生眉飞色舞地说:“是那个民主集中制的班规,还有那个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辈子去践行的‘三守’:守时(准时出现,做一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守信(兑现诺言,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守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还让全班同学每天清晨高声朗诵这个‘三守’。至今想来,吴老师真是良苦用心,不过效果确实好得很,我们班每周都可以得到流动红旗,哦,不,准确地说,那面流动红旗在我们班就没有流动过了。”

吴慧平不仅要求学生要践行这个“三守”,她自己也不例外。有一次,她因为外出参加一个会议,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时,迟到了1分钟,自觉受罚。学生们认为吴老师不是有意而为之,可以免除处罚,吴慧平最终决定在那个元旦节给全班学生每人送一份小礼物——新年贺卡,并写上寄语,孩子们感动不已,专心复习,以那个期末考试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吴老师的“别有用心”。

在实施严格的班级制度之外,吴慧平用爱心点燃学生幸福的火花,学生都喜欢跟她讲悄悄话,背后偷偷地喊她“吴妈妈”,发展为后来全年级学生亲切地称呼她为“吴妈”。周末的时候,常住生没办法回家,吴慧平会把几个学生带回自己家里给他们做一顿美味的午餐,让学生感受到家的味道。一位学生在晚自习时突发高烧,而他的家人又不在株洲本地,紧要关头,值班老师立刻联系了吴慧平,她毫不犹豫地从家中赶来,详细询问学生的情况,并连夜前往药店为学生买药。这种母亲般的关怀,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们的心。

她是潜心与匠心具备的“导师”

作为教学副校长,她修炼“内功”,深入学习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带领老师们扎根教研,研究教学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每学期项目式、主题式开展课题研究,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沙龙、教研大讲堂、学科竞赛等活动,切实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支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师团队。

走进教学楼,经常可以看到吴慧平的身影穿梭在教学区域。她积极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深入课堂听课。每一堂公开课,她总是坐在教室的后排,专注地聆听教师的授课,时而点头赞许,时而蹙眉思考,详细地记录着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课后,她会与授课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肯定优点,提出中肯的建议,以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引导教师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教师们更加重视教学研究,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氛围日益浓厚。在她的引领下,学校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多次获得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教学质量贡献奖”,并在物化生师生实验竞赛中获得全市团体一等奖等荣誉。

在营造学习氛围方面,吴慧平总是亲力亲为。在2017级、2018级兼任高三年级组长期间,她设计高考备考冲刺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从主题的确定到细节的安排,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一次筹备过程中,她与师生们一起布置高三办公室、教室、走廊场地,亲手挂起学生们的“目标墙”,认真调整每一幅“作品”的位置,力求展现出最佳备考氛围。她对学生们说:“这就是你们冲刺奋斗的方向。”在她的带动下,师生们齐心协力,增强了师生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更是取得了傲人的高考成绩。 
吴慧平率先践行“导师制”,从目标引领、心理疏导、问题分析、方法探究、目标调试等方面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被分配给吴慧平导师的一名学生,偏科现象特别严重,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为该生提供强有力的学法指导,有针对性的弥补知识漏洞,使其真正摆脱学习困惑,同时也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关注学生的状态,特别是每次测试后,及时了解该生成绩的变化与情绪波动情况,在沟通过程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正面激励,开展心理疏导,课堂上,给该生更多关注,提供更多答问机会,课后多次进行作业面批面改,点拨与反馈等,该生成绩突飞猛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湘潭大学录取。

要说吴慧平有什么妙招“化腐朽为神奇”,用她的话说就是只要潜下心来付诸行动就可以化解一切。她充分利用寒暑假,自学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两证都在手。要问她为什么学这些,她的回答是为了更好地走向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分忧。

她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是青年教师的导师,吴慧平的一名徒弟回忆说:“进入工作岗位后,很幸运地成为了吴校长的徒弟,从亮相课到转正课,她一直尽心指导,不厌其烦地多次磨课,她总能从不同角度找到更加完善的方式。记得转正课之前因为磨课状态一直不理想,她还耐心安慰:‘没关系,新老师都是一点一点成长的起来的,不要急。’温馨的话语一下子让我心安,远离家乡两千公里的异乡,一丝暖意在心头绽开。或许是觉得我太过紧张,又或许是热心肠的天性使然,她一点一点指导我完善转正课的课件,思路清晰明确,语气温柔轻缓,动作干练果决。她的手指在跳跃在屏幕上这里、那里,她的声音在萦绕在我耳边、心中。后来,在转正课堂上不经意地与她视线交汇,好似又听到那句‘没关系的,一点一点来……’转正课很成功,心里翻江倒海般澎湃汹涌的激动与感谢,最终都变成了手机屏幕上那句怯怯地‘谢谢吴校,谢谢师傅’。”

据另一位徒弟介绍,吴慧平是个大方的人,总是乐于去分享传授独门绝活,多次开设高考作文公开课,亲身示范教学方法。这让身为徒弟的她很是受教,受其影响,追寻她的脚步,也开展了与作文相关的研究。她认为吴慧平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她的听课“搭子”。只要有听课活动或是学习讲座,师傅总是提前调好自己的课,空出时间,前往学习。几乎做到了场场必去,次次不落。而且听课笔记做得又工整又详细,有时看着师傅一副虚心好学的模样,不禁恍惚,忘记她校长的身份。心想这便是“学不可以已”最好的具化表现吧。

早出晚归的吴慧平,多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每天查堂、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听课、开会、开讲座、参加比赛、指导教学教研工作,一个没落下。在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上,她以积极的心态与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我能坚持,况且还有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父母、丈夫、兄弟姐妹,以及乖巧懂事的孩子们。”

提灯引路爱为径,躬耕教坛守初心。吴慧平用行动书写着“初心、爱心、匠心”的教育故事。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刘芬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