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遴选作品展示:湖南博物院“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4 13:47:34

申报单位简介:

湖南博物院荟萃湖湘大地的文物遗珍,现有院藏文物57万余件(套),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跻身国际先进博物馆行列。

湖南博物院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始终秉承“共有、共建、共享‘我们的博物馆’”宗旨,立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致力于优秀文化的传播,发挥自身优势,鼓励并引导公众对历史、文化、艺术进行探索和学习,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促进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是我们的使命。

案例(课程)内容:

博物馆研学课程,作为教育领域中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其定义涵盖了将学术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索,激发分众人群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湖南博物院结合自身院情,致力于传承湖湘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关注培养青少年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平台,并通过与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资源相结合,使目标受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变迁。在这一使命的指导下,湖南博物院的研学课程目标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着重于激发青少年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寻根逐本,创设“体验式”的研学课程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展品资源,为跨学科课程研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研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是全国中小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湖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迎合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发展契机,将博物馆研学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湖南博物院以基本陈列的研发基础,通过深度探究院藏教育资源,从区域文化发展角度,整合历史、艺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为青少年量身打造“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旨在引导青少年学会利用博物馆资源增长见识,自觉加入文物保护的行列,在亲身参与和实践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课程基于“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及“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研发,通过场景式氛围和体验式研学活动,让目标受众在“玩”中学习,多视角探寻历史故事,收获博物馆深度体验。

二、因材施教,遵循目标受众的学习规律

本系列课程研发之初,对课程的受众对象进行了多角度、深入的分析,以实现研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一)研学课程对象:7-13岁青少年

(二)研学对象分析

1.认知特点:7-13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未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他们对于直观、感性的学习内容有着较高的兴趣。

2.知识储备:在知识储备方面,特别是初一年级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语文、历史、艺术等基础知识,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湖湘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课程需要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平台。

3.实践能力: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够参与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通过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青少年可以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会加深对湖湘文化认知和理解。

4.情感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并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强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明晰目标,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湖南博物院“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研学课程目标的制定。

1.设定目标,明确专业知识覆盖层面:深入引导青少年探索汉代贵族的精致生活,挖掘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宣传汉代文化知识及其保护的重要性;并着重阐述湖湘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

2.突破形式,达成实践能力的提升:在了解汉代历史及湖湘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受众的自主思考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丰富构想,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3.坚持理念,传递主流情感价值观:通过深度接触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激发受众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热爱,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四、立足需求,建立体系化的课程内容

1.聚焦兴趣,专项研发

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点,目标已研发完成并投入市场运营的课程有《神奇的马王堆》《马王堆的奇珍异兽》《马王堆的色彩密码》《里手的湖南人》《湖南人的诗意田园》《湖南人的美好生活》。

上述课程通过研究帛画、漆器、青铜器、陶瓷等文物,带领青少年探索马王堆汉代贵族的生活、品味湖南人的诗意田园以及见证湖南的历史变迁。

2.丰富形式,寓教于乐

采用场景式氛围营造,结合互动体验、团队协作、寻宝游戏,知识卡片等形式,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开设动手实践课程,如制作“简帛典藏”“雕版拓印”等,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如引导青少年利用不同材料搭建房屋,培养青少年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如引导青少年根据三原色原理调制自己需要的颜色,提升生活中的实用技能等。

3.注重体验,知行合一

通过先导课程、展厅导览、影视教学、团队活动和总结延伸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鼓励青少年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研学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五、创新环节,聚焦探索式主题实践

基于“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及“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湖南博物院针对性开发了六个不同主题课程,通过探索范式,凸显体验式、项目制、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以研为本,以学为本”的课程新形态。

1.神奇的马王堆

课程通过探访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了解汉代贵族的精致生活和同时揭开汉代的防腐奇迹。课程中设置“侯府寻猫”“乘云传送”“信期来相会”等趣味活动,让受众体验别样汉代风华。

2.马王堆的奇珍异兽

课程以“魔法师”视角代入,围绕展厅及文物上出现的动物、神怪展开,带领青少年发掘馆内的“卡通”形象,发现“神奇动物在哪里”,教学的重点会在了解这些动物和神怪背后所关联的历史典故,发掘“奇异”之处。

3.马王堆的色彩密码

课程以色彩为主线,美感教育与历史教育有机结合,带领青少年关注物候轮替,色彩转换,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探寻古典中国的审美意趣。本课采用密码破译、解密及团队合作等方式让青少年学习马王堆汉墓展品的色彩特征。

4.里手的湖南人

课程通过将述湖南人历经50万年的历史变迁,探寻变化背后的故事;带领青少年们深入了解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湖南人在各个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课程设置“时空隧道”、“持家有方”、“拓印”等活动,让受众了解湖南人的智慧和勤劳,同时体验传统技艺。

5.湖南人的诗意田园

课程通过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湖南作为洞庭鱼米乡的重要积极影响,进而关注湖南地理条件、农作工具、农耕形式,通过四则营地活动了解湖南的“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构建“天下粮仓”的重要作用。

60湖南人的美好生活

课程带领了解湖南人协作创新、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本课程聚焦在历史文物中,关注湖南人因应社会发展及生活需求在工具工艺等方方面面做的设计与提升,通过四则活动趣味地体验湖南人如何获取土地、获取食物、建造住所乃至建立城邦的智慧。

六、展望未来,开辟文博研学新路径

“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自2020年投入市场运营以来,受到了省内外家长及青少年的高度认可,至2024年“少年潇湘行”系列课程共开展62场,吸引了1075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不同的课程主题均能带给青少年们不一样的感悟,身穿橘红色营服的少年们穿梭在博物馆中,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汉代文化和湖南历史文化的了解,还提高了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团队配合能力也在活动中体现。

长期以来,湖南博物院专注于研学课程的研发,积极探索研学课程的创新路径,更生动、有趣的环境,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研学课程是我院不断努力的方向。未来湖南博物院还将持续推动博物馆研学教育的普及和有序发展,让博物馆成为新时代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有效场所。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