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6 08:15: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蒋 睿 通讯员 严予妗
冬日的韶山,阳光和煦。从五湖四海赶来的游客,从三湘大地赶来的研学师生,带热了核心旅游景区的人气。
离景区10公里外的韶山高新区同样一派火热:高速出入口,三一(韶山)风电载着上百米风电叶片的大卡驶出收费站,将韶山制造运往全国;湘潭恒欣实业生产车间里,生产线全力运转,机器轰鸣;雨韶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新入驻企业湖南庆春祥药业散发着中草药气息……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韶山高新区凭借“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持改革创新,致力于“五好园区”建设,探索出特色产业园区的“韶山高新模式”,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韶山高新速度”。预计全年实现技工贸收入2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17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5%、22%,预计全年完成税收7.4亿元、同比增长5%,亩均税收可达15.7万元。
“链式思维” 推动产业聚力向“新”
伟人故里,红色之城,作为我省“经典红色”名片,韶山市的先天禀赋,决定了实体经济必须遵从绿色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思路。
11月7日,在长沙召开的湖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韶山作为县域经济的“优等生”作典型发言,市委书记曹伟宏提到,韶山坚持发展与红色文化相得益彰的绿色产业,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中南地区肉类加工核心示范区,韶山高新区获评省高质量发展园区。
规划好,是“五好园区”的首要标准。作为韶山实体经济的主阵地,韶山高新区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长远战略目标,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与食品医药”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这片红色沃土写下“绿色答卷”。
2014年2月,韶山恒升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落户韶山,专业从事粉末冶金、热处理设备及新材料制取工艺热工装备的产业化研究和推广,韶山高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就此萌芽。
随后的10年,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韶山高新区抢抓机遇,出台政策,开展链式招商,打造了以碳基材料热工装备产业为主的上游产业,碳纤维复合材料、碳基负极材料、高纯石墨等碳基材料生产制造为主的中游产业和风电设备、高温热处理装备、锂电池、半导体等碳基材料应用为主的下游产业的全链条式碳基产业链。
多木成林。目前,该产业链汇聚了钰盛科技、润泽新能源、良泉科博新材料等43家企业,总产值近40亿元,成为了驱动韶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产业规划外,土地区域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韶山高新区将“腾笼换鸟”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采取分类清退一批、收回储备一批、租赁盘活一批的方式,掀起“二次创业”的高潮。
经过多年实验,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了单轨吊防爆锂电池的动力装置,一次性充满电后,单轨吊再也不愁“续航焦虑”。要让实验品落到生产线,公司遭遇了生产场地不足的瓶颈,阻碍了其扩产的步伐。得知企业困难后,韶山高新区迅速为其腾出闲置地块,由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裂变”的新企业——韶山恒劲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这片闲置场地扎根了。
场地有了,产品有了,公司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7月,湘潭恒欣自主研制的高速大牵引力防爆锂电池永磁变频一体机单轨吊发往捷克共和国,首次挺进欧洲市场。
“韶山制造”走出国门并非个例。江冶机电的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成套设备在国内外市场大放异彩,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以上,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三旺实业的冰鲜肉产品以其高品质赢得了香港、澳门市场的青睐;湖南迪润食品在肠衣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出口额高达1.4亿元;湘潭华进重装则凭借自主研发制造的18.3米钢管全长扩径机组,成功打开俄罗斯市场。韶山制造在各领域的突出表现,是韶山高新区整体蓬勃发展态势的生动注脚。
科技赋能 “韶山制造”走向高端
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一条重磅产业消息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10月8日,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中,位于韶山高新区的三一重能叶片工厂入围,成为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三一(韶山)风电在智能制造与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凸显了韶山高新区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卓越贡献。
仅相隔一月,韶山高新区再次传来佳音。11月,湘潭华进重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潭恒欣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韶山百顺科博新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业,凭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湖南省博士创新工作站。企业创新实力不断攀升,与韶山高新区的支持密不可分。
“一直以来,我区采用搭平台、强政策、优服务等举措,积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韶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提前布局,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加强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韶山高新区从政策导向、资金流向、产业扶持等方面推动产业、资金、人才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夯基筑底。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今年,韶山高新区全覆盖走访区内企业,精准问需施策,累计为27家企业争取发改、工信类设备更新项目44个,资金扶持总额超过2700万元。同时,针对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实施“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助力企业攻克了包括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高效分离回收技术在内的10项核心技术难题。
产学研合作,如同架起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是激发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韶山高新区积极扮演好“润滑剂”角色,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组建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此外,还建成了润泽新能源省级新材料中试平台、江冶机电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截至目前,园区规模工业企业68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国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省级3家,累计创建省、市级创新平台29个,完成研发投入5亿元。
“优”无止境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韶山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抓,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助力企业发展“快马加鞭”。
湖南韶山钰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近年来韶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领域崛起的“新势力”。
该公司年产3GWh特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时,韶山高新区职能部门靠前服务,全程“帮代办”,积极帮助企业准备材料并指导申报。此外,协调韶山市住建、自然资源、人社等部门,基本实现企业资料进窗即办。项目用时仅7天,便走完流程,核发了施工许可证,为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事后,该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韶山高新区,为园区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点赞”。
除了令人称赞的“高新速度”,园区还流淌着暖心的“高新温度”。
“以前,我们住的是三人间集体宿舍,没有员工食堂,每天通勤都要半小时。”在韶山高新区工作了一年的王树彬回忆起过去的住宿条件,颇有感慨。
但今年5月,一切都有了改变。一栋现代化的员工宿舍楼——斌韶之家在韶山高新区拔地而起。王树彬花费500元就租到了一个单人间,房间整洁舒适,还有专门的保洁和物业人员提供服务。
为解决企业职工食宿难的问题,韶山高新区引进湖南康亨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打造高新商业综合型配套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建设职工宿舍、食堂、超市、健身馆、社区服务中心、地面停车场等,不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全方位满足企业职工生活所需。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在韶山高新区为企业纾难解困事例比比皆是。
帮助三一(韶山)风电解决了5名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招聘了500余名新员工;为钰盛、深眸等8家企业下达“助力贷”资金3800万元……
频频作为、绵绵用力,目的只有一个:打造发展活力强、投资环境好、服务质量优、行政效率高的一流营商环境。
为进一步打好“效率拳”,提速提质政务服务,今年,韶山高新区扎实推进“管理扁平化、运行高效化、工作重点化”三项改革,园区90%以上人员聚焦产业服务、招商引资等核心领域,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创新“管委会+N”运营模式,聘请安全、环保管家等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通过“专家+专员”服务模式,累计消除安全、环保隐患560余处,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政务服务方面,实施“大综窗”“大集成”“大清单”改革,“一件事一次办”覆盖率达95%,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园区结”。同时,韶山高新区持续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全面完成调区扩区工作,成功新扩入57.37公顷土地,扩区后总面积达441.68公顷。昔日4.5平方公里的“小块头”,如今正逐步扩展,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凝心聚力启新程,奋楫扬帆再出发。
展望2025年,韶山高新区将坚持不懈强招商增活力、抓项目扩投资、育产业夯基础、补短板优环境,始终向高而攀、与新同行,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朝着“五好”园区阔步迈进!
责编:蒋睿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