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4-12-26 09:44:18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胃部的健康。而有一种名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简称 H. pylori )的细菌,正悄悄威胁着我们的胃健康。作为中国近半数人口感染的 “ 隐形杀手 ” ,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何方神圣?又该如何有效防治呢?
一、幽门螺杆菌:胃内的 “ 不速之客 ”
幽门螺杆菌,一种藏匿于胃内的细菌,以其独特的生存能力,在胃黏膜上 “ 安营扎寨 ” ,引发炎症,成为诸多胃部疾病的 “ 幕后黑手 ” 。
二、感染途径:生活中的 “ 隐形陷阱 ”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多样,令人防不胜防。未处理的水源、受污染的食物、亲吻或共用餐具等亲密接触,以及拥挤和卫生条件差的环境,都可能成为其传播的 “ 温床 ” 。家庭中一旦有人感染,其他家庭成员 感染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
三、症状多样:易被忽视的 “ 警示信号 ”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症状各异,多数人无明显不适,而部分人则可能出现腹痛、腹胀、频繁打嗝、恶心、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口臭、口苦也可能是其 “ 蛛丝马迹 ” 。这些症状虽不起眼,却可能是胃部健康的 “ 警示信号 ” 。
四、相关疾病:从胃炎到胃癌的 “ 步步惊心 ”
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如同一把 “ 慢性毒药 ” ,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甚至演变成胃癌。它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也息息相关。
五、科学检测:精准揪出 “ 隐形杀手 ”
碳 13尿素呼气试验,作为目前最常用且准确的检测方法,以其快速、无痛苦的特点,成为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粪便抗原测试和内窥镜检查 也是重要的检查手段 ,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检测方案。家庭成员中一旦有人确诊, 建议其他家庭成员也 接受筛查, “ 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 ” 是阻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传播的重要策略。
六、根除治疗:遵医嘱,科学用药
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切勿慌张。听从医嘱,进行根除治疗是关键。通过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 PPI)、两种抗生素及铋剂,连续用药 10 至 14 天,根除率可达九成以上。治疗后 4-6 周 需复查碳 13尿素呼气试验,确保根除效果。部分人群可能出现菌群失调,需进一步调理。
七、预防再感染: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根除治疗后,仍需警惕再次感染。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彻底洗手;避免摄入可能被污染的食物;确保炊具和餐具清洁,使用公筷分餐,在外就餐时注意餐具消毒。这些看似简单的措施,却是守护胃健康的重要防线。
幽门螺杆菌虽 “ 隐形 ” ,但只要我们科学认识、积极防治,就能有效守护全家胃健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为胃部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通讯员 舒玉锋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张丽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