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遴选作品展示:“武陵遗珍”研学课

  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6 14:41:09

申报单位简介:

张家界市博物馆是张家界市一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张家界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博物馆位于张家界中心城区,地理位置优越,是集地质科普、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城市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1万余件各类型、各时期藏品,丰富的馆藏不仅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无限的研究价值。博物馆已获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省社科普及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张家界市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推出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平台,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文化素养和责任感的新一代。

案例(课程)内容:

张家界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一万余件,是集地质科普、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城市规划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多年来博物馆利用自身综合类博物馆的优势,研究开发各类研学课程。其中,“武陵遗珍”研学课是近年重点推介项目,张家界市博物馆将该课程与流动展课进偏远山区校园相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3年5月上线以来共开展20期活动,广受好评。

一、课程主题

“武陵遗珍”研学课以张家界市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三管佩刀跽坐铜俑”为出发点,该器物是张家界市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之一,其造型独特,是研究张家界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物。张家界市博物馆“武陵遗珍”研学课从铜俑的用途、造型、出土地点等方面出发,介绍汉代人的生活习俗及张家界地区的本土文化。此次课程设计既是一堂历史文化课,也是一堂美育课,通过对国宝文物的深度解读,让青少年学生品读文物、接触历史、感受中华历史之渊源流长,从而树立文化自信,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三管佩刀跽坐铜俑”,1986年出土于张家界市永定区武陵大学墓地,通高16.6厘米,宽9.6厘米,重1725克。通体浅绿,头顶饰一空心柱,俑头上的发髻饰网纹,编织似帽。椭圆脸,阔额,双耳肥大,左耳垂有一穿孔,双眼细长,平视,鼻高,腰直挺,嘴小,紧闭双唇,颈短。双肩上各有一空心柱,双臂纤细,自然下垂,双手五指张开,置于膝上;胸前着带,带的一端绕右肩经背后至左肋腰部,带上饰西兰卡普几何图案。双乳外凸,腰粗大;左肋腋下佩剑,整体造型为跽座形。三根空心柱应为灯台支架,已毁。该铜俑被认为是秦汉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形象的缩影。

铜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我们窥探古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本课程将从铜俑的外在特征入手,细致观察其造型和特点,进而深入探讨汉代的家具、服饰以及丧葬制度等多个方面,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感受汉代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

首先,我们注意到铜俑头肩处损坏的铜管,推测是灯台的支架部分,进而讲解汉代类型丰富的灯具,尤其是造型相似的三枝灯。精美的灯具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汉代人对于照明工具的创新和使用。这一细节,让我们得以窥见汉代人夜晚生活的一角,想象他们在灯光下进行的各种活动。其次,我们将目光转向铜俑的发饰、耳饰以及佩刀绶带上的纹饰,这些精致的装饰不仅体现了汉代人的美学追求,也为我们提供了推测铜俑所塑造人物身份和地位的线索。最后,铜俑的姿势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跽坐”这一姿势,不仅是一种身体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反映了汉代人的礼仪规范和社会习俗。通过铜俑的这一姿势,我们可以感受到汉代人对于礼仪的重视,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铜俑不再是陈列在展柜中冰冷的文物,而是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个体,带领我们走进汉代人的日常生活,感受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魅力。这门课程旨在通过铜俑这一媒介,让学生不仅学习到历史知识,更能体会到历史的生动和温度,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课程形式

本案例研学课程融合了参观游览与多媒体教学的双重优势,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多维度的学习体验。一方面,课程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博物馆展览作为研学资源的优势,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们能够直接接触到历史文物。这种直观的感受是无法通过书本或图片来替代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真实感受文物实物带来的无限想象。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为研学课程增添了现代科技的活力。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课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帮助他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历史和文化,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最后,本案例研学课程还特别设计了手工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学习效果。利用轻黏土,学生们可以还原铜俑的形象,或者发挥自己的创意,塑造出他们心中的汉代人们的生活用具和场景。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提升。

四、课程成效

“武陵遗珍”研学课是张家界市博物馆一项重要社教项目,2023年5月首次公开授课以来,共计开展20期活动,为各地青少年观众及张家界山区学校学生带去一场文化盛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张家界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首先,“武陵遗珍”研学课是张家界市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的一项成果。博物馆利用陈列在展厅的珍贵文物,开发研学课程,拓展知识,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文物时代人们的生活等,让文物不再是单一的展品,而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的媒介,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其次,文物研学课补充了校园教育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送展课进校园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同时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张家界市博物馆将“武陵遗珍”研学课与博物馆流动展课进偏远山区校园活动相结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3年,张家界市博物馆以“国宝会说话 文物进校园”为主题,将“武陵遗珍”研学课带到9所偏远山区学校。此次活动既展现了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群众的初心,又践行了“让文物活起来”、文化下乡的使命,传递了志愿服务精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通过研学课程,培养乡村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植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

综上,张家界市博物馆“武陵遗珍”研学课在课程设计时注重思想性、创新性、体验感;在组织实施时注重讲解的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课程将文物保护活化利用与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相结合,是张家界市博物馆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案例。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