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4-12-27 08:31:38
张佳伟 周波 杨成林 周伟 谢美锋
民生实事年年有、年年办,如何才能办到群众“心坎上”,真正为幸福生活“加码”“加温”?
益阳市聚焦省定“2024年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开展“民生可感行动”,在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加大保障和改善力度,不断擦亮民生的成色、加热民生的温度。
资阳区长春经开区租赁用房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进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益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益阳市党委、政府念兹在兹,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牵挂着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截至11月底,该市十大重点民生实事24个项目已有22个提前完成,群众满意度达99.9%。
老旧小区换“容颜”,困难群众住新房
冬日暖阳下,在益阳市广播电视台家属区,郭玥和闺蜜正在小区楼下打乒乓球。
“以前这块区域荒废了,杂草丛生,很多蚊蝇,我们都不会踏足这里。”郭玥将手机里的照片给笔者看:“现在这里搞得很干净,下楼就可以健身,多亏政府对小区进行改造。”
益阳市广播电视台家属区有2栋楼是1996年的“产物”,涉及54户住户。屋顶渗水、外墙脱落、人均环境脏乱差……有些住户搬了出去。
转机发生在今年6月,这里被益阳高新区开发建设局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经过5个月的“改头换面”,小区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气质”:外立面粉刷一新、屋顶修缮、地面油化并划置停车位、雨污分流,此前的“禁地”进行了开荒并配备健身器材和乒乓球桌。
小区焕然一新,此前搬出去的住户也纷纷回迁。住户们纷纷表示,改造后的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幸福感大大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环境,赢的是民心。今年,益阳市计划改造389个小区,涉及1796栋共39943户,计划投资79518万元,其中纳入民生可感行动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共计131个小区。
益阳市对老旧小区的排水管网、房屋外立面、供水供气、道路等进行提质改造。
益阳市大通湖区一中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郭建华 摄
大通湖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计划投资5872万元,全面覆盖全区四镇37个老旧小区。从今年5月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乡镇、社区、设计人员征求居民意见建议,收集民意40余条,制定设计方案,满足居民多样性、便利性需求,持续提升群众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满意度。
老旧小区居民还面临着“爬楼难”的困境,尤其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上下楼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民生痛点,益阳市大力推进电梯加装工作。
随着电梯加装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一键达”的便捷生活。“我们老年人都盼着装电梯,邻居们打好商量后,安装了电梯,再也不用爬楼梯了。”赫山区赫山街道罗溪路社区华联东苑小区居民张娭毑兴奋地告诉笔者。
截至11月底,益阳市38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开工率99.74%,完成投资48335万元,投资完成率60.78%;其中,纳入民生可感行动十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00%开工,完成投资18342万元,投资完成率63.13%。
住房是民生之基,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不仅仅是解决居住问题,更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
赫山区会龙山街道龙山港社区2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已装修一新,重新起用,谭玉梅是第一批住进保租房的群众。谭玉梅因原单位改制而下岗,一直住在破旧的单位房里,生活困难。如今,她住进近40平方米的保租房,每个月的租金仅30多元。
为确保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安居,益阳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制定包联机制,明确包联领导每半月不少于1天、包联干部每周不少于1天下沉以及对项目建设进度、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加大工作力度和问题整改。
截至11月底,今年计划的34个项目共3123套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0209万元。
“一县一特”品牌响,30万人就业忙
此前,桃江县石牛江镇田庄湾村村民肖萍,跟县城一熊姓户主家签订从事月嫂工作的合同,聘期42天,工资1.3万元,折算下来月薪接近1万元。像肖萍一样的桃江籍家政从业人员已突破4万人,其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都市圈的外出务工人数达2.4万人,去年带动劳务收益6.5亿元。
“桃花江保姆”在省内外有口皆碑,得益于桃江县人社部门打造“社区驻点+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荐就业”一站式服务就业模式,培育“桃花江保姆”一县一特劳务品牌。在人员密集社区、小区设立服务点,人社部门发动有就业需求的劳动者参加培训,为他们推荐工作机会,让劳动者实现家门口就业;各行业协会、家政企业与广东等大型劳务公司签订协议,与多家家政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向培训合格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两年来,30多个家政类实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桃花江保姆”已成功申报为省级劳务品牌。
2022年8月,益阳市启动“一县一特”劳务品牌建设工作,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建立“品牌+培训”机制,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教学资源,采取“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和龙头企业直接吸纳等形式,带动一大批劳动者就业。
安化县打造“黑茶茶艺师”劳务品牌,培养近1.6万名茶艺师;南县打造“稻虾种养工”劳务品牌,培训农民学员2.4万余名,从业人员近14万人,实现年收益近10亿元;资阳区创建“电路板制造工”劳务品牌;赫山区则创建“电容湘军”劳务品牌……目前,益阳市已有省级劳务品牌3个、市级劳务品牌6个。“湘”字号特色劳务品牌逐步实现从传统向现代、从粗放向集约、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变。
安化黑茶茶艺师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陈勋在表演茶艺。(益阳市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安化县在打造“黑茶茶艺师”劳务品牌的过程中,共开展“安化黑茶茶艺师”培训班约160期。据统计,安化县内就业或自主创业人员达6000余人,在省内其他地方就业或自主创业人员达4200余人,在北上广深就业或自主创业人员达5000余人。
安化县渠江镇居民文静就是县内自主创业人员之一。通过茶艺师培训,文静成为一名中级茶艺师。她创业开设网店,以茶艺表演提升网店竞争力,生意越做越好,年收入接近15万元。
电容器和电路板是益阳市两大本土重头产业。益阳市开展“电容湘军”“电路板制造工”劳务品牌创建,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培训补贴资金,帮助4万余名劳动者获得相关合格证书,3万人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员工。
益阳市万京源电子有限公司“电容湘军”正在生产电容器。(益阳市就业服务中心供图)
目前,益阳市9个劳务品牌发展从业人员30万人,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13%,实现就业创业增收上百亿元,创造经济效益近400亿元。仅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6万人。
老年助餐吃饭香,适老改造行动便
小炒黄牛肉、芋头扣肉、蚝油生菜、番茄蛋汤……临近午餐时间,益阳市赫山区银东社区“益老食堂”后厨飘来阵阵饭菜香,此时已经有不少提着饭盒的老人在窗口排队打饭。
家住惠民小区的范菊英老人是“益老食堂”的常客,自去年食堂开业以来,她几乎每天都到食堂就餐:“菜品多,而且味道好,价格也实惠。”
近年来,益阳市聚焦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从“一餐热饭”入手,打造“益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品牌。
老年助餐办在哪,益阳有规划。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益阳市民政部门组织各县(市、区)精细摸清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重点了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实际需求。按照“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益阳市民政部门综合利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养老机构等设施改造建设51个城区“益老食堂”。同时探索农村助餐路径,依托农村片组邻“三长”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整合闲置设施、老年人活动较为集中的文娱场所等,建立19个农村互助式助餐点。
老年助餐如何办,益阳有方法。益阳市民政部门建设规模化中央厨房,引入专业餐饮运营管理团队,在保障老年人就餐服务的基础上,提供亲子餐、健康餐、自助餐等,让“益老食堂”对外营业、自我造血。农村地区采取邻里互助、乡贤捐赠的方式,结对提供助餐服务。同时选拔组建“红邻骑手”队伍、志愿者团队等,提供集中配送和上门服务,打通助餐“最后一百米”。引入数字化监管平台,在老年人申请助餐环节核对、上传身份信息和补贴信息等方面,实现刷脸付款、线上订餐、补贴落实等一体化解决。
老人在资阳区汽车路街道南岳宫社区“益老食堂”就餐。张伟敏 摄
老年助餐如何办得久,益阳有保障。益阳市民政部门坚持财政和社会投入同步发力,通过政府补一点、慈善募一点、企业让一点、老人交一点筹措资金。在优先保障低保、特困供养老年人助餐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提供2至10元助餐补贴和2元配送补贴,最低一餐仅需个人支付2元。
益阳市还在20个“益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建设视频实时监控“阳光厨房”,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全流程监管,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群众在所有助餐点通过扫描民生实事“码上通”实时评价助餐服务,实现对菜品、环境和服务全方位监管。
“这里能直接看到厨师做饭的环境和过程,做出来的饭菜好吃又卫生,我吃得安心、放心。”家住沅江市琼湖街道金田社区日月星城小区的赵娭毑笑着说,“我几乎每天中午都来。”
目前,益阳市“益老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点达70个,日均服务近4000人次。随着“益老食堂”在全市推开,越来越多困难老人、独居老人等吃上冒着热气、可口的饭菜。
不仅要让老年人吃得好,还要住得舒适,益阳市启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中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纳入改造范围。
南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回访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配备使用情况。宋梅 摄
改造地面、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减少老年人居家生活障碍;配备防走失手环、防走失胸卡,安装紧急呼叫器、烟雾报警器等智能设备,保障老年人安全……益阳市民政部门采取“一户一案”,让老年人“按需点单”。
在资阳区人民路社区79岁独居老人曾腊梅家中,笔者看到,卧室有适老穿鞋凳、起床扶手,厕所安装折叠坐便器……很多地方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有了这些“辅助工具”,曾腊梅日常起居都能自主完成。
聚焦99%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1%左右老年人机构养老的“9901”养老格局,资阳区民政部门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去年,该区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湖南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建设行动地区。
据统计,益阳市完成263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老年人满意率达100%。
原载《湖南日报》2024年12月27日12版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