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 2024-12-27 22:40:49
文/徐萌
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篇章里,“乡建”是近年来的大热门。美丽乡村,需要宏观政策的高位指导,也依赖各方力量的携手共建,作为后者的重要参与者,规划师和建筑师如何以设计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从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HD”)的4个作品里,可窥一斑,本系列分上下两篇,为乡村环境、生活、建造地提供一点启示。
花垣县十八洞村村容村貌提升项目
2018年11月21日,HD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来自省委办公厅。信中感谢HD为湖南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特别是游俏、唐三连等同志,不畏艰难、尽职尽责,为十八洞村的扶贫与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我们是2018年7月2日正式到十八洞村开展援建工作,一直到当年10月30日项目完工才撤离。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尤其是在前面1个多月,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8点都要从县城出发,开车走山路40分钟,天黑时返回县城。回到驻地后连夜开会,把当天收集的情况汇总,充分研判分析后,第二天再去现场核实,这种碰头会,经常一开就开到半夜12点多。”HD市政工程设计院环境工程设计所所长游俏说。
当时,援建团队去十八洞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家底”。十八洞地处高山溶岩地区,全村6个村民小组,230户,959人,多数分散居住在山坡、沟坎边。“我们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留住十八洞原有的村落格局和建筑尺度,专注于村落‘肌理’和‘血管’的调整与提升。”一晃6年过去,游俏至今历历在目。
随着十八洞村旅游业开发,观光游客越来越多,据了解,该村全年流动人口达25万,以至生态环境压力凸显,原有的环卫设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加上回村商户增多,餐厨及生活垃圾不断增加,一系列棘手问题摆在援建队面前。
如何通过对村容村貌的提升,促进十八洞的可持续发展?游俏和团队给出的设计策略是做针灸式的改造,在尽可能保持宅基地边界不变的情况下,以存量建筑的空间激活和原有环境的生态修复为切入点,焕发十八洞的新生。
摸清家底后,团队马不停蹄落实了三件事:
一是统一布置垃圾桶、垃圾箱等环卫设施。比如在户垃圾桶的设计,采用的是当地随处可见的竹制小背篓,以求最大限度与环境融为一体;公共垃圾桶的风格,则与十八洞建筑风格保持一致,采用黑顶搭配黄色桶身;而垃圾分类收集房,采用的是湘西特产的黑色块石装饰外立面,这些环卫设施,既不失美观又充分融入自然,最大限度消解人工的痕迹,避免均质化。
二是改变当地焚烧垃圾的习惯,建造垃圾收集房和配置垃圾收集车。此前因无法及时收集和转运垃圾,当地居民常采取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引发大气和环境污染,援建队去了之后,安排垃圾收集车每天定时收集,再经中转站转运处理,杜绝焚烧垃圾的现象。
三是建造垃圾中转站。十八洞隶属双龙镇,HD团队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不只要满足十八洞,还要满足整个双龙镇。于是在十八洞外建设了双龙镇垃圾中转站。这样一来,不仅解决十八洞村的垃圾中转问题,双龙镇的3.1万居民都跟着受益。援建团队这一“超前规划”,在今天看,也是湘西环卫领域能拿得出手的一个案例。
上述三件事落实后,受到村民和驻村帮扶干部一致好评,援建团队有了干劲和底气。大家觉得,做好硬件基础设施还不够,还要从软件设计和管理模式上下功夫,建立长远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机制。不仅是垃圾处理,污水治理也是如此,都是三分在建设,七分在运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比如从县、镇、村各级部门的管理职责、运维制度、管理及运行经费来源、验收及检查制度考核等方面,建立起十八洞村的垃圾、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
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也分三步走,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参与,从思想上解放村民环保意识,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垃圾治理中;其次是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有奖有罚,从制度上约束村民行为;最后是落实运行维护资金,建立垃圾及污水治理的专项台账,专款专用,保障设施正常运行。
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综合示范片规划项目
农耕文明对中国人而言意义非凡,“乡”这个字,不仅意味着农业的生产之地,也意味着永恒的故土和乐土。“灵醒”一词,在常德方言的语境里,形容一种因洁净而体现出的好看、漂亮。所以,在为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综合示范片规划项目提炼出“智慧稻乡,灵醒湘村”八个字slogan(标语)时,HD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院院长熊威颇感自得,他觉得简直没有比这八个字更恰切的了。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选择了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并作出重要指示。随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标先进、抓好落实,将港中坪片区推选为村庄规划省级示范片,以规划标杆,引领发展建设,矢志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片区。得益于多年来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深耕,以及曾在常德做过两个试点示范村(桃源县黄婆店村、桃源县梨树垭村)的口碑,熊威团队顺利中标。
中标后,熊威和小伙伴们以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融入乡村治理和村庄规划建设,打造一个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和美乡村’样板工程,绘就农田变农场、村庄变景区、村民变股民的发展图景”,熊威说。
随后,熊威团队进一步明确了此次规划的五大编制原则:源头严防,强化资源管控;问题导向,强化要素保障;片区统筹,强化示范引领;运营前置,强化市场思维;部门联动,强化协同配合。
“他老跟我们强调,第一条‘源头严防’是基础,最后一条‘部门联动’是路径保障。”,HD国土空间规划与风景园林设计院职员刘卅笑着说。至于为什么最后一条是保障,刘卅解释道,这样巨大的工程,规划范围包括核心区、拓展区、联动区三个空间层次,核心区是示范试点,重点涉及鼎城区万亩粮田示范片,光这个片就包含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港中坪村、向家巷村、鹿角坪村、雷轰山村、施家陂村、官桥坪村、下陈湾村、匡家桥村和桥头社区),总面积44.23平方公里。工作任务包括“3+4+X”及成果体系,即三个层面的主体成果内容(示范片的策划、规划、乡村设计)、四个专题研究和X项清单举措。在目前已经发布的任务书里,HD是项目牵头单位,负责整体统筹(具体为片区策划、片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港中坪村村庄规划,大部分乡村设计,项目技术把关、成果汇报等);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主要负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具体为4个村庄规划,耕地保护和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政策和实施机制,数据库建设等);常德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现状基础研究和评估(具体为4个村庄规划和部分乡村设计等)。
如此浩瀚、复杂的工程体系,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熊威表示,“在接到项目的那一刻,就跟董事长夏心红和总经理赵勇汇报了,哪怕倾全院之力,也会把这个项目做好,要以更显著的乡村振兴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关心厚爱。”
短短2个多月,熊威已经记不清开了多少村民座谈会、做了多少入户调研、现场沟通。他总是跟团队强调,当下的乡村规划,本质上是对一个村庄空间资源和利益的再生产和再分配,如何在政策、资本和专业机构等外部力量的介入下,尽可能平衡当地村民作为在地主体的合理空间诉求,让乡村兼具空间公共性、文化在地性,这是乡村规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就像戈登·H·皮里提出的空间正义理论,好的乡村振兴范例,应该是外部驱动与内生动力完美融合,“内联外引”“上通政气,下接地气”,既连接村民情感、又促进村域交流,还能延续文化传承,熊威说。
港中坪村正在一点一点蜕变成熊威和小伙伴想要的模样,“预计九月份,就会有明显的成果显现,”熊威满是憧憬。
这也许就是专业的设计力量介入乡村振兴的意义,依据每一个村庄的特质,对整体格局、建筑形象做优化与建造,同时植入合适的功能与生活方式,从而活化出一个全新的乡村空间。在重塑村民精神家园和场所记忆的同时,也能勾勒出未来的美丽风景。
责编:吴希
一审:刘也
二审:吴希
三审:石庭虎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