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29 20:01:56
周红金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非遗面临着传承断代、受众减少、影响力削弱等严峻挑战。科技的飞速发展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可能。
科技赋能非遗,拓展传承机遇。数字化保护让非遗“活”起来。数字化技术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工具,通过高清扫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可以将非遗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乃至实物进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构建起非遗数字资源库。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非遗因自然灾害、传承人减少等原因而消逝,还能让公众通过线上平台随时随地观赏和学习,使非遗跨越时空限制,“活”在当下,触手可及。
创新传播拓宽非遗影响力。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兴媒介的兴起,为非遗的传播插上了翅膀。通过精心的内容策划和创意表达,非遗故事得以用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全球观众。比如,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非遗技艺展示、讲述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开展非遗知识问答等互动活动,不仅能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智能应用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精准识别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求、非遗市场的消费趋势等信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提供依据。同时,智能设备也可辅助非遗传承人进行创作与教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非遗,提升文化自信。通过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人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增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互鉴已成为时代潮流。通过国际性的非遗展览、数字文化交流活动等平台,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深度交流与碰撞,展现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价值。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也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文化自信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赋能非遗,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有利于文化创造力的激发与释放。在科技的推动下,非遗传承人、设计师、科技工作者等各方力量汇聚,共同探索非遗与现代科技、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路径。这种跨界合作不仅促进了非遗的创新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文化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为文化自信的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科技赋能非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科技赋能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直面这些挑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确保科技与非遗的深度融合。虽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新途径,但高昂的设备成本和技术门槛限制了部分非遗项目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的非遗传承人而言,难以把握技术要领,难以承担相关费用。在数字化过程中,非遗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等环节都存在数据安全风险。如何确保非遗数据不被非法获取、篡改或滥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科技赋能下,非遗的传播与创新可能面临同质化和过度商业化的风险。过度追求市场效应可能导致非遗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非遗保护与传承需要既懂传统文化又掌握现代科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相对短缺,且非遗传承人的技能更新速度难以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政府应加大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等方式降低非遗传承人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负担。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安全措施的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非遗传承人和相关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和隐私保护能力。在科技赋能非遗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文化创新与传承并重的原则。既要尊重非遗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又要鼓励创新设计。要警惕商业化过度的问题,确保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推动非遗传承人的技能更新和知识体系升级。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副教授,民进长沙市委会委员。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非遗女书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机理与路径”(23A0683)阶段性成果】
责编:杨兴东
一审:杨兴东
二审:欧阳金雨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