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露 莫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12-31 15:26:22
2024年12月31日,李克在长沙拜著名湘菜大师聂厚忠为师。图为李克呈递拜师贴现场。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记者李寒露 华声在线记者 莫婷
营销专家李克指出,湘菜既是国民菜系,也具有精致高端的基因。李克认为,湘菜要发展,要走出湖南走进世界,必须与时俱进,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湘菜人要胆子大一点,主动和全国各大菜系相融合。下面,是李克接受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畅谈从湘菜出湘到湘菜出海的答问实录——
记者:李克老师您好!您是从湖南走出去的营销策划专家。您打造了诸多高端品牌,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市场份额。您提出的“植物商学”理念,注重“内生”,讲究“根深叶茂”,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您看来,逐步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的湘菜——永州血鸭、东安鸡等菜肴,在您这套商学理念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这两种您家乡的美食品牌,应该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李克:我认为湘菜可以分为三块,即以长株潭、衡阳为代表的湘江流域菜系,以岳阳、益阳、常德为代表的环洞庭湖菜系,以永州、湘西、郴州为代表的山区菜系。湘菜现在已成为全国八大菜系的第一大菜系。那么,如何走出去了?你看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这4个城市的湘菜最多,最少的都有4000家,深圳有8600家。在深圳,湘菜馆超过了粤菜,成为了第一大菜系。但主要走出去的都是湘江流域和环洞庭湖的菜系,山区的菜系走出去不多。比方说,永州的赵先生在深圳光明新区有个永州血鸭专卖店,其实菜都做得不错,但是生意总体感觉不够旺。
在我的家乡永州,道州的豆腐,江永的香芋、香姜、香米,都是绝好的食材。但是,我觉得在食材的推广方面,做得并不好,香柚反而显得名气大一点。香芋、香米过去都是贡品,完全可以发展起来。
这些年,在大家的认知里,湘菜排第一的是小炒肉,排第二的是剁辣椒蒸鱼头,排第三大概是红烧肉,排第四第五,要说是东安鸡、永州血鸭都可以,但前三基本上是很难撼动的。
我觉得东安鸡和永州血鸭,特别适应当前的一个风口,那就是预制菜。不管社会上对预制菜有多少反对的声音,预制菜只会越来越发展。其实,老百姓反对的并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大家担心的食品安全。所以未来,餐饮行业中预制菜的份额会非常高。日本的预制菜占到了整个菜品市场的67%,法国和美国都超过了50%,中国目前只有可怜的1%。也就是说,预制菜在中国市场还有50倍的增长空间。
预制菜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反复烧制加热更好吃,恰恰永州血鸭和东安鸡就具备这个特点。永州血鸭第一顿好吃,第二顿更好吃。到了第三次,把这个剩菜再热上来,那就是绝味了。所以,我觉得永州血鸭、东安鸡,对于永州家乡人民来讲,应该要考虑如何在保证品质、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把它做成中国预制菜的两大招牌菜,湘菜数一数二的招牌菜。
永州血鸭和东安鸡,它不是两个菜品,它本质上是两个味型、两种制作的工艺方法。那么10年前,我们老家流行吃血狗、血鹅。其实这都是一个味型、一种烹饪方法。因此我们不必停留在这只“鸭子”身上,还可以是禽类,可以创新推出血鹅、血鸽等菜品。
我总结东安鸡有一个口诀,叫咸甜辣酸鲜香。怎么解释呢?因为东安鸡用的是东安本地的米醋,它是一个酸辣的味型,而它的辣是姜辣,不是辣椒的辣,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姜的香味和姜的辣味要出来,你得用黄姜。制作到要起锅上桌,你要放仔姜。这个姜要跟鸡肉一起嚼,带着这个酸香的味型它才好吃。也就是姜的制作要两次。
吃东安鸡,第一口要吃到咸,第二口要吃到甜,第三口要吃到姜辣,第四口才吃到酸,第五口要品尝到鸡肉的鲜,第六口要吃到鸡肉的香,这样它的层次感就出来了。所以,我认为东安鸡无愧于是一道国宴菜。
我觉得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做东安鸡的厨师连这个口诀和这个层次不知道或者已经忘了。在这个方面,我觉得川菜就比我们更加善于整理总结。东安鸡作为一个味型,是一个酸辣的味型,这个酸辣不一定只是做鸡,做猪肉、做牛肉难道不可以吗?
去年我到永州零陵,发现一个村子里做的牛扣非常好吃。扣肉本来很肥腻,用牛头肉来做,菜品一下就显得高级了。不要故步自封,我们除了东安鸡,为什么就不能走到“东安鸽子”“东安牛肉”呢?基于酸辣味型,把它开发一个系列。除了用仔姜,有没有可能用坛子姜、酸姜?。我觉得永州这一个地方的小菜种,完全可以发展出非常好的“一桌菜”。
记者:近年来,各地都在加强推行名店、名品、名师战略,培养湘菜大师,培育一流企业。您能否谈谈,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既坚守大众化,又进军高端化,从而打造适应不同群体消费需求的美食品牌?
李克:我觉得,八大菜系无论是现代川菜、现代粤菜、现代湘菜、现代浙江菜,其历史都不会超过150年。因为100多年前,那些好吃的菜、厉害的菜,隔着时差、隔着时空,人的口感、味觉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要说太遥远,就改革开放之初、80年代的那些大厨们、国家顶级的大厨做的那些菜,今天都不一定会受欢迎。
原因很简单。第一,那个时候的食材,他的物流就是方圆50里,顶多100里。今天有了冷链,是全世界的食材。第二,到了2000年以后,才发展起了猛火灶,今天湘菜能成为中国第一大菜系,就是基于烹饪的“速度”,空气炸锅、蒸箱、烤箱都用上了。过去的记忆传统,跟现在的东西,其实在理念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今天我们餐桌上的菜品95%以上,都是最近40年“发明”的新菜。即便有很多菜是用的100年或者是200年前同一个菜名,但实际的制作的方法跟100年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既坚守大众化,又进军高端化,其实还是关于融合这个概念。我觉得做的不是传统湘菜,但是我们秉持的是湘菜的传统。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要去融合世界各个菜系,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可以融合进来。
2024年12月31日,李克在长沙拜著名湘菜大师聂厚忠为师。图为聂厚忠与李克合影。通讯员 摄
怎么定义湘菜?淮扬菜的底子、广东菜技法,成就了现代湘菜。我考虑了9个方面:现代湘菜是三湘四水塑造的、是湖湘文化沉淀的、是历代先贤探索的、是泼辣性格决定的、是开国元勋首肯的、是曾左彭胡(曾国藩 左宗棠 彭玉麟与胡林翼 合称清朝四大中兴名臣)推荐的、是世界各地认可的、是人民群众喜爱的、是以湘菜人传承的。
近年来,湖南省的很多市州、县乡村举办“村厨”比赛。这对湘菜的发展来说,我觉得有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广湘菜。从餐饮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从来不认为“高手在民间”。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情。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是要出领头雁,一定要有顶尖的人才。
可以这么来说吧,湘菜现在已经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第一大菜系了,可以讲湘菜已经做到了“铺天盖地”,那么下一步就是要有人出来“顶天立地”。推行名店、名品、名师战略,培养湘菜大师,培育一流企业,我觉得目前不能急,要沉住气。现在已经向天下发出了“英雄令”,自然很快就有人来“结拜”,自然就有人来做“顶天立地”的事。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做活”和“做强”的关系。
记者:您策划的很多知名品牌中,很讲究消费者的“口感”,也注重大家的“健康”。“太辣”是很多外地人不“理解”湘菜的一个重要因素。湘菜出湘,必须解决这个方面的“认知差”。这也正是您商学理念中的“适应环境”问题,您能讲一讲如何做好“口感”“健康”方面的示范引领?
李克:很多人说到湘菜,就会想到辣。其实真正的湘菜,并不是辣这一个味型。就像我讲川菜一样,川菜24个味型,百菜百味、一菜一格,麻辣只是其中24味型中的一个,但是全国人民对川菜的认知就是麻辣。四川江西贵州云南也吃辣椒,但是人们感觉是用辣椒来下饭,湘菜感觉是用饭来下辣椒。我觉得这是一个传播的问题、引领的问题。
我们做一桌湘菜,可以完全没有辣椒。湘菜博大精深,一代一代的湘菜大师在做贡献,在不断地总结、创新,在引领发展。湘菜和其他菜系一样,讲究口感和健康,一定首先得好吃!健康这个词,我觉得用另外一个词更好,叫养生。东安鸡、永州血鸭、道州豆腐这都属于招牌菜,必须有特色;春天吃苗吃芽头,夏天吃花,秋天吃果实,冬天吃埋在地下的根茎,这叫时令菜。招牌菜是时令菜和养生菜的一个结合,但说一千道一万,一定要是美味,要好吃。
记者:推动湘菜更好“走出去”,不断扩大湘菜影响力,需要处理好“本土市场”和“省外市场”的关系。我们除了立足本地挖掘更多湘菜食材,支持农业产业、食材基地、预制菜产业发展,形成“大湘菜”发展格局,还要特别重视引导湘菜参与国内外重要美食品牌节会和展销活动。在“湘菜出海”方面,您有哪些具体建议吗?
李克:湘菜出湘成绩斐然,我觉得湘菜已经是全国第一大菜系了。这个成功是基于什么,为什么是最近这两年我们超越了川菜?我觉得八大菜系里面,比方说你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到任何一条街想找一家浙江菜、找一家淮扬菜、找一家鲁菜,其实是不容易找到的,但是在任何一条街都会有湘菜、川菜,这是怎么回事?道理很简单,浙江菜、淮扬菜更讲究食物的食材本身来提鲜,而川湘主要是用辣椒来提鲜。在所有让食材提鲜里面,辣椒的成本是最低的。在八大菜系里面,浙江菜人均大概在178元,淮扬菜是150元,粤菜大概在127元,倒数第二的是川菜大概在70元,湖南菜是倒数第一,人均消费40元出头。在当下的经济形势,它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但是,湘菜的产值,目前大约只占8%。我觉得,未来湘菜应该可以占到15%—20%,也就是说湘菜还有翻倍的空间。我觉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关于“湘菜出海”,我觉得湖南已经开始行动了,已经有企业走到马来西亚,走到新加坡。香港的湘菜,在过去的一年是全香港增长最好的菜系,湘菜在香港是排第一的。那么以香港作为桥头堡,最早湘菜在香港的第一家湘菜馆就在三湘大厦。我建议从政府行政层面加强引领和支持,给劳工、厨师出境办证提供更多便利等,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走出去的问题。
站在世界看湘菜。我觉得只要走出去,别人才不管你是哪个菜系哪个省的菜,人家认为这都是中华美食、中华料理,所以我的理解就是,我们要组织起来,做一桌真正意义出海的“家常菜”,以世界各国人民能消费的标准,它的量一定是最大的。也就是要让湘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家常菜’、中华美食的代表。
[人物简介] 李克,湖南永州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数学系,是一位在营销和策划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尤其在烟酒茶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连续三届获“中国杰出营销奖”金奖,从事营销咨询顾问20余年。他提出的“植物商学”理念,在业界产生深远影响。
责编:李寒露
一审:陈程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