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顺 湖南日报 2024-12-31 18:34:44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加倍
2024年12月31日,分别就读于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职业学院的何其顺(化名)、王鹏飞(化名)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这两名21岁的湖南小伙也分别成为湖南第1280例、128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湘潭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里拿着患者家属寄来的感谢信,为何其顺颁发造血干细胞捐献荣誉证书。湖南日报全媒记者周顺 摄)
当天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将连夜运至北京,为一位23岁的陌生重度血液病女孩带去“生命的希望”。“当孩子想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如此善良、无私的您为她鼓劲,她重新拥有了与病魔顽强斗争的勇气。”患者家属为何其顺寄来的感谢信上写道。
记者在捐献现场注意到,何其顺放在病房外的行李箱上印着“中国红十字会”的字样。湘潭市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探望何其顺时向记者介绍,小何同学虽然只有21岁,但已是志愿者队伍中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学校红十字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湘潭市红十字救援队的骨干队员等,都是他身上的“红色标签”。在各类公益科普宣传,以及今年6月的湘潭防汛应急救援中,小何同学也有着突出表现。
与何其顺一道参加捐献的大三学生王鹏飞,目前正准备在娄底创业,所开设的小店才刚开张。“这两天基本都是每天晚上11点抵达长沙南站,第二天早上7点完成动员剂注射后再返回娄底。”王鹏飞说,虽然小店开业之初事情繁多,往返路途中身体也感觉有些微疲惫,但生命是最紧要的事,即使有困难也得克服。
(湖南第12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鹏飞,也是娄底市第50例。)
采集完成后,何其顺与王鹏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以自身经历鼓励更多同龄人加入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让更多血液病患者看到生命的希望;也期待更多同龄人投身志愿服务,让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2位小伙子都是大一时开始参与无偿献血,随后录入中华骨髓库。当市州红十字会拨通电话告知他们配型成功时,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意愿十分坚定。”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副主任罗旭斌介绍,2位志愿者为2024年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画上句号。今年我省完成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136例,位居全国前列。湖南累计登记报名入库志愿者已达19.6万人,完成捐献1281人。
责编:周顺
一审:周顺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