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阡寒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2 14:38:59
上海建桥学院 徐阡寒
好文章的结尾,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则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为文章大添异彩,真可谓是“回眸一笑百媚生”,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笔者从近三年来的部分高考作文中归纳出下面几种作文的结尾技巧,以飨读者。
一、启迪人心的结尾。有的高考优秀作文,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他们或充满激情地呼吁,或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这样的结尾一般精炼而有力度,寥寥数语,落地有声。如1998年高考优秀作文《我战胜了脆弱》一文的结尾:今天我不再哭泣,明天,我不会哭泣,我心里只响着一个声音:“如果你认为你行,你就一定行!”再如1999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移植记忆》一文的结尾:郭小川说,“记忆属于死神”,而未来的命运真是切切地在我们手中。拥有自己的记忆财富,用自己的脚走自己的路,不要移植记忆!这种形式的结尾能给人以激情,给人以力量,能启迪人心,能给人留下“主旨深刻”的印象。
二、诗情画意的结尾。有的高考优秀作文在结尾处展示想象,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佳句抒写自己的情怀,这样的结尾一般要求与上文的风格一致,要写得自然生动,切忌矫揉造作。如1998年高考优秀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文的结尾:像鸿鹄飞越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高洁的志向和持久的耐力始终是生命价值的两个筹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坚韧——我追求完美品格,会始终伴我走完我的人生。再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的结尾:语文带我们到达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考验;厄让我们体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 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让我们坚信,语文教学之路必将是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种诗情画意的结尾,生动形象,给文章增添了文采,会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精神大振。
三、促膝谈心式的结尾。写作文,就是作者告诉读者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因此结尾用促膝谈心的方式也是很好的,当然语言要力求亲切感人朴实自然。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沧桑看云》一文的结尾: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将如何面对现实,你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烂漫中寻找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让我们飞生活需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再如1998年高考优秀作文《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一文的结尾:是啊,人面对生活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总是有强有弱的,关键是如何把握自己坚强些,勇敢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你就一定能够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样谈心式的结尾能给文章增添一种平和的气氛,拉近读者与你的距离,使读者欣然接受你的观点,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四、照应开头的结尾。照应开头的结尾,往往被人忽视认为事情已经叙述完了,不必再照应前文,那其实在某些文章里照应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也许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如1999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文的结尾:我拔腿就往外跑,由于跑得太急,重重地摔了一跤,好痛,这时隐约听见妈妈叫我起床的声音,我睁眼一看小屋里熟悉的摆设出现在我的眼前,原来我做了一个梦。这一结尾是一直记忆的梦境,叙述完了之后对前文的一个照应,这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文章就会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飘着没有归宿,因此这类文章不照应开头是一个大大的缺陷。又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答案在风中飘扬》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飞过多少大洋,白鸽才能安详的长眠沙滩……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风中飘扬。结尾处作者是这样照应开头的:最后请允许我仍以《答案在风中飘扬》的歌词作结: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才能叫作沧海桑田?人们究竟要活到多久,才能被允许拥有自由?经历多少磨难,人才明白,尊重生命?……答案啊,我的朋友,在风中飘扬答案它在风中飘扬。此文以歌词开头,又以歌词结尾,无论是从文章的主旨,还是从文章的结构乃至文采来看都是靓丽的一笔。
文章的结尾形式有多种多样,这里不一一列举。采用怎样的结尾方式,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而定。总的原则是,好的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更富有文采,更有创新,我们写文章时,千万不要忘了这“回眸一笑”,方能使文章“百媚生”。
责编:陈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尹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