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遴选作品展示:“怀博之夏”——怀化市博物馆暑期文博公益讲堂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3 11:16:08

申报单位简介:

怀化市博物馆位于怀化市鹤城区迎丰中路594号,于1985年10月建成开馆,是地方综合性国有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怀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怀化市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馆舍整体为古典园林建筑风格,馆名“怀化博物馆”由黄永玉先生撰写。馆内现有馆藏文物16386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2件(套),二级文物208件(套),三级文物1742件(套),文物年代从旧石器时期到明清现代均有囊括,主要类别有石器、陶器、青铜器、滑石器、玉器、瓷器、木器、织物等。其中,南明金银器、滑石器和织物最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地域文化和工匠智慧,是研究各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全馆总面积7992平方米,展陈面积1802平方米,主楼展厅面积约1400平方米。目前馆内常设展览有《五溪往事——怀化历史文物陈列》、《五溪木雕展》,为传承五溪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案例(课程)内容: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探索假期体验新模式,更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2023年、2024年7-8月暑假期间,怀博为广大青少年精心策划、组织、开设了两期共计7场社教活动——“怀博之夏”怀化市博物馆暑期文博公益讲堂。旨在进一步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引导青少年立志向、有梦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首期讲座于2023年7月23日正式开课。活动当日,怀化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朱吉英、文物鉴定专家陈山鹰带来的《明清瓷器鉴赏》课程以现场教学结合实物观摩,向青少年介绍、普及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与时代特征,重点解读了明清两代青花、粉彩、五彩瓷的烧造技法及纹样寓意。孩子们不仅近距离欣赏、观摩了传世瓷器及瓷片标本,还现场与专家老师互动交流,在深度参与中,同步领略了文物历久弥新的魅力。8月6日,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国家考古领队杨志勇在其讲座《河流的发育》中,结合自身多年考古工作经验,从图片展示、语言讲述、实证佐证等多角度,向在座观众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河流侵蚀方式、河谷演变、河流地貌三部分内容。8月13日,怀博资深讲解员向伟兴则以“高庙文化”为主题,向青少年朋友详细介绍了高庙遗址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重点围绕高庙“凤鸟载日纹”及“獠牙兽面纹”展开精彩讲述,将这两类纹饰的发端、演变、流传过程诠释得清晰明了。8月20日,青年学者田浩哲为大家带来了《从虎溪山望长安:西汉沅陵侯吴阳墓探秘》专题讲座。从“吴阳是谁”、“吴阳爱好”、“吴阳之后”三部分内容与青少年们分享了一段沅陵侯吴阳与西汉王朝的动人故事,与大家共同探索了历史上第一位沅陵侯背后的大汉荣耀。

2024年暑期第二期文博公益讲堂于7月14日正式开课。活动当日,怀博资深讲解员向伟兴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授课内容,结合“高考季”的话题热点,向青少年朋友详细介绍了科举考试产生的背景、科考的过程及对后世的影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封建社会,学子们通过科举考试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愿望,国家则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讲座期间,同学们不仅对科举制度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与思考,还能感受到古代学子十年寒窗考取功名的艰辛历程,更激发出自身学习古代先贤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

7月28日,非遗传承人袁超美以课堂教学、现场体验的方式将鹤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舞水剪纸带到了大家面前。舞水剪纸是怀化市鹤城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因流传于舞水区域而得名。历史上本地区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因而舞水剪纸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南派剪纸的风格,其作品更简洁、明快并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粗犷豪放。袁老师详细讲解了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折到剪,耐心指导孩子们完成剪纸步骤。一张张红纸,寥寥数剪后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在袁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孩子们手持红纸和剪刀跃跃欲试,沿着轮廓线,细心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8月4日,怀化市舞水小学骨干教师周利将孩子们熟悉的数学原理与怀化市博物馆文物元素相结合,带领孩子们积极探索、寻找、发现怀博展厅中的数学密语。本次讲堂以数字化博物馆趋势为背景,让孩子们看到了数学在博物馆中的广泛应用:从展览布局到藏品分类编号,从观众流量统计到文物保护修复,数学的身影无处不在。周老师通过讲解“黄金分割”、“轴对称”、“中心对称”等数学原理,将博物馆中隐藏的相对应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大家。孩子们不时对博物馆中文物的布局规律、对称之美发出惊叹声,课堂气氛积极热烈。

“怀博之夏”怀化市博物馆暑期文博公益讲堂自2023年开课以来,相继授课的七位文博专家、青年学者、非遗传承人、在校骨干教师等以个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本馆文物资源,以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源远流长的五溪史话。授课期间,台上台下互动频频,学术交流氛围浓厚,起到了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和激发公众文博兴趣的良好效果,极大的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在学习之余更能激发出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深切情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近年来,怀化市博物馆不断创新社教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以新形式持续提升青少年的博物馆参与感、体验感与获得感,努力推动青少年求知探索和怀博文化服务的“双向奔赴”。市博物馆将继续秉承“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发挥资源优势,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更有趣味性的学习体验。同时,怀博也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努力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充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