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生态护林员主业稳副业富

吕祎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3 16:07:3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吕祎馨

永州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聚焦基层一线,积极探索多元增收路径,极力解决生态护林员生计问题,成功走出一条“主业稳,副业富”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广大护林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守主业:筑牢生态屏障

为了提升护林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各县市区定期组织各类专业培训。每年开展的林业知识培训多达245次,涵盖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同时,还引入先进的巡护技术培训,如无人机巡护、智能监测设备使用等,每年参与培训的护林员超过14934人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永州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分别稳定在55%、70%左右,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山林间,珍稀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优化,曾经难得一见的野生猕猴,如今时常在林间跳跃嬉戏,灵动的身影为山林增添了许多生趣;珍稀的白鹇也在草丛中悠然觅食,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这些变化无不彰显着生态环境的优化,为永州的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的生态根基。

发展副业:拓宽增收渠道

永州市鼓励生态护林员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发展副业,各地因地制宜,为护林员们开辟了多样的发展路径。

冷水滩杨村甸乡充分挖掘山地资源,持续拓展“两山”转化路径。2023年以来,全乡100余农户踊跃投身林下经济种养殖项目开发,新业态不断涌现。全乡黄桃、油茶、沃柑、柑橘等种植面积达350余亩,产值超370万元;生态土鸡、山羊、牛、蜜蜂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达208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已成功打造张家排生态鸡、保方黑山羊、黄茶园蜂蜜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区域品牌,市场销售火爆。53岁的雷发德,不仅是一名生态护林员,更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2015年,他借助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产业。“我现在有近3000只鸡,每年能卖出2000多只生态土鸡,年收入高达12万元。这一切,都得益于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咱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东安川岩乡成立了竹产业发展小组和招商引资小组,坚定地秉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方针,大兴楠竹加工业。2024年,川岩乡投入9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推进15公里简易竹林道的改扩建工程,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为楠竹的下山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积极打造60公顷高标准“楠竹低改”示范基地,通过科学的抚育管理,楠竹的产量提高了30%,达到了每公顷3000根。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聚焦挖掘本地资源,打破本地原有竹筒酒厂、竹笋加工厂、楠竹加工厂等产业“散而小”的格局,引进战略投资者,建成东安共裕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林农”的创新规模经营模式,成功带动了周边200户竹农积极参与。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川岩乡毛竹每吨收购价从450元攀升至520元,直接为林农增收14万元,切实让林农享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红利。榴星村46岁的护林员陈荣兵,在政府的悉心引导下,组建一支3—5人的砍竹队,每年为这些企业提供大量优质的楠竹原材料,从而获得4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在打造品牌延链强链方面,成功吸引了福建泉州顺泰工艺品、福建晚成文化传播等5家知名企业入驻,计划引入板材压制、竹产品日用、工艺品加工等8条先进生产线,为竹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道县则鼓励护林员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许多护林员在自家山林周边开辟果园,种植了水蜜桃、柰李等特色水果。为了确保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政府组织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指导,传授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技巧。如今,道县的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已达到500余亩,年产量超过100吨,通过与水果批发商、电商平台合作,这些水果畅销全国各地,为护林员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护林员李大哥高兴地说:“以前守着这片山林,收入单一,现在种了这些水果,一年能多赚好几万呢!”

创新举措:拓宽生态产品销售渠道

为进一步帮助生态护林员拓宽销售渠道,永州市积极搭建电商平台,举办了“潇湘•永明生态产品电商直播”等大型活动。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形式,将护林员们的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当天电商直播活动中,短短两小时内就销售出5000多份林下养殖的土鸡蛋、3000多件农副产品和2000多份中药材,销售额突破15万元。据统计,通过电商渠道,永州市生态护林员的特色产品年销售额已累计超过5000万元,越来越多的护林员从中受益。

此外,永州市还积极组织生态护林员参加各类林产品展销会。在省内外的林产品展销会上,永州的生态产品凭借其绿色、环保、优质的特点成为了焦点。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的目光。在一次大型林产品展销会上,永州的生态蜂蜜、野生菌等产品受到了广泛好评,现场签订了多个合作订单,金额高达数百万元。这些订单不仅为护林员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极大地提升了永州生态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责编:黄柳英

一审:黄柳英

二审:严万达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