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智慧点亮生命新光:诊室来了位特殊病友

  大众卫生报   2025-01-04 12:45:00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 1月4日讯(通讯员 王荣  曾海燕)在衡阳市中医院,每到周四,谢雪姣教授诊室门口总是人头攒动。在就诊的患者中,有一位特殊的病友,患者名为李明(化名),三十出头的他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工。 从小体弱多病 家境贫寒的他 ,成年后又因生活的压力被抑郁、焦虑及严重失眠等问题困扰多年而逐渐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在过去的几年里,他辗转于各大医院,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服用了大量的抗抑郁、抗焦虑及失眠药物,效果却不尽人意。 疾病的反复折磨,不仅消耗了他的身体,更让他的精神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

然而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让绝望中的李明不断地在寻求新的出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在电视栏目中聆听了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的一场讲座,在熊老分享的案例中,那些阴阳平衡、心神合一、神形兼备、自然和谐的治疗理念,如同一束光,穿透了他心中的茫然,此刻,李明终于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自学中医。

学习中医,这对于一个非医学背景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他从阅读基础的中医书籍开始,在结束白天辛勤的劳动后,晚上就着灯光埋头苦读。没有旁人可以讨论,没有老师点拨,一遍读不懂,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懂为止,渐渐地他开始理解了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基本概念。随后,他又通过网络课程、中医论坛以及与中医爱好者的交流,不断地积累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李明逐渐意识到,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动态平衡观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身心平衡的智慧。

慢慢地,李明开始尝试将所学应用于自我调理。有一次他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当看到书中可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周身瘙痒,于是服药数剂,没想到瘙痒竟然神奇的好了,这极大地增添了他的信心从而更加深入地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书籍理论知识。

近期,他因关节痛自选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在服用前3剂时效如桴鼓,但是后面再服效果就大不如之前,且出现胃部不适等症状,于是专门来到谢雪姣教授的诊室求教。谢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发现他手脚冰凉,舌质淡,辨证应属“血虚寒厥”后温和地对他说:“血府逐淤汤中有大量的活血药,服用久了容易伤正气,就会出现胃部胀满、疼痛。你的体质偏寒偏虚,是不能长期使用此方的。根据你的舌脉可以用当归四逆汤来养血散寒、温经通脉,这样你的关节痛就会好了!”“哦,原来如此!”李明听后茅塞顿开,激动地说,“原来是寒证!中医的辨证太重要了,看来我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

周围的病友被他吸引也好奇地围了过来,李明不仅热情地和病友们分享他自学中医的经历,而且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拿出一本快翻烂了的《中医内科学》。一谈起中医,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完全想不到他是一个被抑郁焦虑折磨的患者,而且他能准确地说出哪一页是什么方用于什么病,病友们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谢教授见后也对他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大加赞赏。

李明的故事,是许多人就医过程中可能遇到低谷与重生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困境,只要心怀希望,勇于探索,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之路。

责编:郭芝桃

一审:郭芝桃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