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遴选作品展示: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课堂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7 11:54:39

申报单位简介:

张谷英管理处成立于2006年3月,属公益类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辖一个正股级事业单位张谷英村民俗博物馆。主要负责张谷英古建筑内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张谷英古建筑修缮、编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招标招商、旅游开发策划、市场营销及旅游环境治理等多项工作。2024年单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成功举办5.19湖南省旅发大会,建成非遗体验展示中心。景区荣誉硕果累累,张谷英村家训家规、油豆腐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张谷英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入选第二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精品民宿聚集区入选2024年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名录;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入选岳阳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案例(课程)内容:

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是一个展示张谷英村悠久民俗文化的绝佳场所。通过这里的丰富展示,可以深入了解这个具有六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感受这里浓郁的传统文化魅力。

展馆的所在地“上新屋”是一座承载着清代嘉庆年间历史记忆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 年),为十六世祖力心公所建。

上新屋坐落于渭溪河畔,龙形山旁。这座建筑群以“丰”字形结构布局,堂屋为主轴,两侧对称设横堂屋,总面积达7560平方米,曾拥有房间172间。

这座古宅以中轴建筑堂屋为主线,两侧对称布局,平面呈“丰”字形结构,体现了古代建筑的严谨与对称之美。堂屋五进,横堂屋每进原为“三井三进”或 “四井三进”,天井两侧置厢房,后部置堂屋,布局独特。

上新屋的大门在渭溪河上的平桥前,它曾是通往这座古老宅院的唯一通道。正门匾额书“文魁”二字,寓意文化繁荣。走进大门,内部堂屋设有屏门、神龛,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马头墙与封护檐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美。堂屋内设有天井,厢房与倒座间置巷道,巧妙地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尽管历经风雨, 上新屋依旧保留着它独有的韵味,成为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样本。

张灯结彩迎客来——花灯展示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张灯结彩的花灯展示区。这里展示了各种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岳州花灯,包括瓶形灯、莲花灯、走马灯、宫灯等。岳州花灯是岳阳县独有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其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几百年来一直保持着独特的魅力。

岳州花灯产于岳阳县月田镇"邓谷昌"大屋,其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几百年来,经过几代手工艺师傅的不懈努力,岳州花灯沉淀下来,成为极具岳阳民俗风情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岳州花灯采用纯手工制作,从下料到成品共有20余道工序。灯架由优质楠竹片扎成,灯芯由芒花杆制作,用红薯粉熬成的浆糊刷在灯架上,糊以白纸,纸上或直接印花,或剪贴各种花草、人物、灯谜,制作精细,美轮美奂,蔚为大观。

第一部分 花鼓韵——岳阳花鼓戏

一、岳阳花鼓戏简介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地方戏曲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深受人们喜爱。它起源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岳阳花鼓戏以其丰富的剧目、优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形式,体现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二、花鼓戏的表演特点

岳阳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活泼生动,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唱腔分为锣腔和琴腔两大类,高亢激昂,富有地方特色。表演方式包括独唱、对唱、一唱众和等多种形式,让观众沉浸在戏剧的世界中。

三、代表剧目欣赏

在这里,我们将通过"幻影互动花鼓戏"的表演形式,让您欣赏岳阳花鼓戏的精华。您可以近距离观看经典剧目的精彩演绎,感受这一传统戏曲的魅力所在。同 时,我们还设有花鼓戏课堂,您可以亲自学习花鼓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进一步体验这一地方戏曲的独特艺术魅力。

第二部分 影幕楼——岳州皮影

一、岳州皮影的历史文化

岳州皮影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中国传统皮影艺术的瑰宝之一。在张谷英村,皮影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曾经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皮影戏通过操纵皮影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生动地呈现各种故事情节,既有古老的传奇,也有现代的生活。

二、岳州皮影的艺术特色

岳州皮影艺术独具特色,体现在其声腔独特、内容扎根乡土以及流传剧目的特点。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操控技艺,让皮影人物栩栩如生,吸引观众沉浸其中。同时,岳州皮影的"影人影物"都是艺人自己动手制作的,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工艺美学。

三、皮影戏的制作工艺

皮影戏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精细,包括选皮、制皮、剪样、雕刻、上色、装订等多个环节。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步骤,并亲手尝试给皮影人物上色,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所在。

第三部分 扇工殿——岳州扇

一、岳州扇的历史渊源

岳州扇与杭州扇、苏州扇并称中国"三大名扇",其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岳州扇因产于旧称"岳州"的岳阳地区而得名,是湖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几百年来,岳州扇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优质的材质,在中国扇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岳州扇的制作工艺

岳州扇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主要分为扇骨和扇面两大部分。扇骨以当地优质的楠竹为原料,经过锯、劈、刨、挫等复杂工序制成,充分体现了制作者的精湛技艺。而扇面则采用发明独特的中药配方处理宣纸,使其既洁白如新又不易湿透,与扇骨完美结合。整个制作过程需要70多道工序,充分展现了岳州扇的工艺精湛。

三、岳州扇的文化内涵

岳州扇不仅在工艺上独具特色,在文化内涵上也极为丰富。它承载了岳阳地区悠久的文人雅韵,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式精美的岳州扇作品,还能了解它蕴含的深厚文化底 蕴。我们还设有体验区,让您亲自动手感受岳州扇制作的乐趣。

第四部分 纸艺轩——岳州剪纸

一、岳州剪纸的历史与文化

岳州剪纸起源于明朝,流传于岳阳及周边地区,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岳州剪纸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剪纸纹样,还创造了许多复杂的花样剪纸和人物肖像剪纸作品,体现了岳阳地区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

二、剪纸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岳州剪纸广泛运用于民间生活,如窗花、门笺、墙 花、灯花等,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节日或喜庆场合,人们常将美丽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墙壁上,增添节日氛围。同时,岳州剪纸也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紧密相关,如端午节的龙舟剪纸、中秋节的月亮剪纸等,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特色。

三、剪纸艺术的缤纷世界

岳州剪纸作品丰富多彩,包括文化主题剪纸、肖像剪纸、建筑类剪纸以及精神情感类剪纸等。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剪纸艺术家的智慧和创造力。

第五部分 陶艺馆——巴陵青陶

一、巴陵青陶的历史渊源

巴陵青陶因产于旧称"巴陵"的岳阳地区而得名,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考古发掘表明,该地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相当发达的陶瓷工艺,为巴陵青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代以来,巴陵青陶制作技艺更是精湛,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瑰宝之一。二、巴陵青陶的制作工艺

巴陵青陶以当地优质的观音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和独特的烧制工艺,呈现出独特的青色釉面和温润光泽。从备料、制坯到烧造,整个制作过程包括36道繁复的工序,体现了制陶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其中,雕刻成型是巴陵青陶最见功力的关键一环。

三、巴陵青陶的艺术价值

巴陵青陶不仅具有独特的工艺美学,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既可作为实用的日常器皿,如茶具、餐具等,又可作为收藏品欣赏。

第六部分 家学堂——家风家训

一、张谷英村家风家训的历史渊源

张谷英村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其家族文化积淀深厚。自始祖张谷英公定居于此,他就希望后代贤达,并逐步总结出"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家训。后世子孙又根据儒家思想,编撰出《张氏家训》和《族戒》,成为张氏家族世代遵循的行为规范。

二、家风家训的内涵解读

张谷英村的家训包括"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等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家训不仅涉及个人修养,也关乎家庭和社会,彰显了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和体验,您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些家训蕴含的丰富人生智慧。

三、家风家训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张谷英村的家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注重家庭建设、家教家风的理念,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家庭价值取向。同时,其对官员清正廉洁的要求,也为我们构建廉洁政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