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7 13:58:45
申报单位简介:
张谷英管理处成立于2006年3月,属公益类正科级事业单位,下辖一个正股级事业单位张谷英村民俗博物馆。主要负责张谷英古建筑内文物法律法规宣传、文物保护、张谷英古建筑修缮、编制发展规划、 重大项目招标招商、旅游开发策划、市场营销及旅游环境治理等多项工作。2024年单位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成功举办5.19湖南省旅发大会,建成非遗体验展示中心。景区荣誉硕果累累,张谷英村家训家规、油豆腐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张谷英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张谷英非遗展示体验中心入选第二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 新场景";精品民宿聚集区入选2024年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名录;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入选岳阳市第一批廉洁文化示范基地。
案例(课程)内容:
张谷英村,又称"天下第一村"、"民间故宫",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古民居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张谷英村家族训戒是维系张氏家族延绵至今的精神支柱,它融合了孝、和、勤、廉等传统儒家理念。后世子孙据其理念总结出了“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治家格言。
2019年张谷英村礼堂改造成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今年为创建省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将原有设施及项目进行改造重修,深化清廉文化,包装打造“六个一”:一展馆、一池莲、一长廊、一铁铺、一 把扇、一形象。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被评为第一批岳阳市廉洁教育示范基地。
张谷英孝廉文化强调“三个注重”,涵养初心使命,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注重家庭
张谷英村世代聚居,脉络清晰,人丁兴旺,为典型的江南民间世族。自始祖谷英公“洪武年间,由吴入楚”,拉开岳州东陵张氏家族的序幕,现已繁衍至27代9000余众,蔚为大观。
张谷英村张氏家族的字辈为始迁祖张谷英所制定,共有33字,顺序如下:文单志友仲,功伏宗兴,其承继祖, 世绪昌同,书声永振,福泽敦崇,名芳百代,禄位光隆。1992年六修族谱时,又增加了16字:弘扬先德,开拓迈征,精研科理,日月恒明。张谷英村的族谱,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一修于青云楼,主修者为张官贤、张炳等;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二修于惜阴馆,主修者为张文瑞、张绪彬等;三修于清咸丰九年(1859),主修者为张绪荣、张昌烈等;四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主修者为张书容、张同安等;五修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主修者为张晦之、张格湘等;六修于1990年,主修者为张良玉、张彦兮等。
张氏家族里走出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才,有秀才、举人、进士,有的从事教育、有的创办实业、有的投身革命,他们为家乡发展、为民族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家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看出张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史,正是后人对优良家风的继承发扬史。
注重家教
注重家教,家训与族戒是张氏家族思想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张氏家族共同遵循的戒律。家训是一个家族或家庭对子孙后代的训言,张谷英村的家训共16条,以三字为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全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16条家训经合族众议后,由张谷英第17代孙、乾隆贡生张昌燃作注疏,载入二修族谱。张谷英家训具体包括孝父母、友兄弟、端闺化、择婚姻、睦族姓、正蒙养、存心地、修行检、勤职业、循本份、崇廉洁、慎言语、尚节俭、存忍让、恤贫寡、供赋役这16条。孝父母,即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友兄弟,即兄弟姐妹 乃一母所生,血浓于水,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团结友爱,家和万事兴;端闺化,即未出嫁的女儿要自尊自爱,有美好的名声;择婚姻,即择婚姻不讲究“门当户对”,而是更侧重于对方的品德,不妄攀门户, 不看重财物;睦族姓,即对待本家族的人要团结友爱,对待异性家族也要和睦相处;正蒙养,即用正确的方法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存心地,即要心灵善良,多做好事,不忘初心,纯洁宽阔;修行检,包含三重含义,即为人不要去做坏事,要常做好事。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勤职业,即人要珍惜时间,勤学、勤事,无论做哪一行事业,都要以高标准的要求把事情做好;循本份,即要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也要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在贫穷的时候不要有忧伤和惧怕情绪,亦不要急切地贪图富贵;崇廉洁,即做人要不贪财物,不爱酒色,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慎言语,即说话谨慎,不说人家的坏话,不挑拨是非,不夸耀自己;尚节俭,即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不搞铺张浪费;存忍让, 即心中有忍,才能成功。心中有度量,道德才能高尚;恤贫寡,即要善于体贴别人,多做好事,特别是对那些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要怜悯、同情,进行救济;供赋役,即读书的同时,又要耕种。家训侧重于教育,润物无声。
族戒共有5条族戒,分别是戒酗酒、戒健讼、戒多事、戒浮荡、戒贪忌。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重在于执行,惩前毖后。
注重家风
注重家风,家风是张氏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 族戒,而形成的家族文化。它是一个家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张氏家风的核心是孝友。并且,张谷英村的“友”,还演化成了一种处世之道与人生品格。它不但指兄弟姐妹之间,而且族人之间,夫妇之间,外姓之间,甚至人与自然之间,都讲究友善、谦让、和谐,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尊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2012年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家风的建设,张谷英村的传统家风也因此备受媒体关注。2015年1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记住乡愁第13集 ·张谷英村——和睦有道》,讲述了这个家族内孝外和、聚而不散的传奇故事。2015年8月11日,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的家规”专栏,又推出了《张谷英村:耕读继世,孝友传家》,高度评价了张谷英村的家规族戒对族人的巨大影响,并将其家风内核概括为:孝当先、和为贵、勤耕读、崇廉洁。2017年3月,中纪委监察部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张谷英村的传统家风。张谷英村的家风以儒家思想为本,既重个人修养,又有家国情怀,对族人的思想薰陶与行为规范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促使张氏家族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灵魂。
张氏家风与曾国藩、范仲淹、林则徐、周恩来等名人的家风不同,它突破了家庭的范畴,成了一种族风、村风,具有更大的集体性。聚族而居为这种家风提供了集体熏陶与约束的条件,反过来它又强化了家族的凝聚力。 所以,这个村子才600多年来保存完好,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繁衍27代9000余众,至今仍有2700人同处在一片屋顶之下。这就是孝友传家之故,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家族延续、团结、发展和壮大的问题。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