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07 15:11:50
申报单位简介: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为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专家委员会办公室,是全省最大的免费开放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全国最早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全国最早以矿晶收藏展示为特色的博物馆之一,主要承担自然资源文化传播、科普教育、自然类标本征集与展陈服务、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职能职责。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建馆史可追溯至1927年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之时,其前身为湖南省地质调查所标本陈列储藏室,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王震将军为我馆题写馆名。今天的地博,占地面积72亩,建筑面积2万平米,展陈面积8000平米,现有藏品2万余件,国内外游客访问量年均近百万,五星好评率高达96%以上,获评首批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第三批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首批“湖南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青年文明号、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等多项重大荣誉,在全省乃至全国地学传播和自然资源科普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案例(课程)内容:
一、项目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持续进步,这使得国家对科学教育与地质学研究领域愈发重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并实施。例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15%的目标,着重强调利用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提升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科学素养。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研学要以预防为重、确保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为着力点,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开展研学旅行。这些政策为各类科学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 “湘西探秘:地质与文化融合的科学探索之旅” 研学活动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政策支撑与导向指引。
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区域,其地理位置优越,地质资源得天独厚,是开展地质科学研究的上佳之地。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有着丰富的岩石、矿物以及化石遗迹。张家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既是珍贵的自然景观,也是探究地球历史变迁的重要实证。湘西地区蕴含的古生物化石,如珍稀的莱德利基虫等,为古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其科研价值极高,这些都为项目开展筑牢了丰富且独特的资源根基。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国都将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科学普及作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途径,正广受社会各界瞩目。“湘西探秘” 研学活动的策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意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构建一个更为开放、互动性强的创新学习环境,充分点燃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与实验操作,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地质公园、博物馆等重要场所,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各类地质现象及其成因,并在专业导师的精准讲解与悉心指导下,帮助学生更好地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还能让他们在真实场景中深刻领悟科学的魅力与内涵,从而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添砖加瓦。
二、项目目标
(一)地质科学知识普及与探究
通过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初步探索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的实地考察,学生将系统学习地质地貌知识,并在湘西花垣县边城大坝等地进行古生物化石采集与研究,掌握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核心内容。结合张家界地区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增强其科学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构建扎实的地质学基础认知。
(二)文化传承与多元文化体验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将在边城镇亲身感受独特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如拉拉渡等民俗活动,深入了解地域特色与民族传统的魅力,传承地方文化遗产。在里耶秦简博物馆,作为世界唯一的秦简专题博物馆,学生将重返大秦帝国,探究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拓宽历史文化视野,激发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趣。游览凤凰古城时,学生们还能观察其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及基础设施,学习古镇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从建筑角度体会湘西独特城市文化与人文景观,促进对多元文化融合的思考。
(三)综合素养提升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如化石采集)、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效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技能。分组协作完成地质调查报告撰写、古生物化石采集等任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在团队环境中的适应与领导能力。此外,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并进行验证,无论是对地质现象的创新性解释还是文化传承的独特创意,都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特点
(一)专业性强
专业导师团队
活动配备了地质学专业老师以及文化学者作为导师团队,确保学生在活动中接收到准确、专业、深入的知识传授与文化熏陶。
专业考察地点
选取的活动地点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与代表性,能够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深入接触到专业的科研内容与珍贵的地质遗迹,,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探究历史文化的专业平台。
(二)融合性高
地质与文化融合
活动将地质科学与湘西地区的多元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全面、综合的知识体系,深刻体会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
理论与实践融合
活动设计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知识应用能力。
(三)体验性佳
学生通过走进地质公园、博物馆和文化古镇等场所,亲手触摸岩石、采集化石、参与民俗活动,深入感受地质奇观、古生物的神秘及民俗文化的魅力。这种亲身体验式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和学习。
(四)系统性优
活动内容系统地涵盖了地质科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知识,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基础启蒙到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入学习,再到实地考察与文化体验,构建了完整的知识链条。活动流程设计科学有序,每天的安排紧密相连,上午的理论学习与下午的实践应用相辅相成,如化石采集后进行整理总结,地质知识应用于古城建筑分析,确保学生的学习连贯高效,全面提升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活动日程
时间 |
活动地点 |
活动内容 |
|
第一天 |
上午 |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集合开营。 湖南省有着丰富的各种地质地貌,尤其是湘西地区,峰林罗列、怪石嶙峋。走进湖南科考的第一站,在最权威的省地博跟随专业老师一起初探神秘湖南地貌。 |
下午 |
长沙-花垣 |
前往张家界。 |
|
第二天 |
全天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
在地质学专业老师带领下,学习张家界砂岩地貌相关知识,分析风化、侵蚀、沉积等自然作用对张家界独特地质地貌的影响;了解地质与矿产的相关性,分析各种矿石的分布的差异性、成因及作用;分析常见地质灾害隐患成因,掌握应对地质灾害的方法; 了解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河谷地貌、台地地貌、喀斯特地貌;学习金鞭溪的地质地貌类型、特征及成因。 之后前往花垣 |
第三天 |
上午 |
莱德利基虫 地质考察点 |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湘西花垣县边城大坝进行莱德利基虫化石的采集和研究,了解古生物研究方法和内容,体验古生物学科研工作,进行莱德利基虫的挖掘和采集。 |
中午 |
边城 |
著名作家沈从文名著《边城》的原型-边城镇,感受独特的湘西文化,边城镇拉拉渡独特体验,感受边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
|
下午 |
里耶秦简博物馆 |
里耶秦简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座秦简专题博物馆,因出土3.74万枚秦简而闻名于世,填补了秦代古城考古的空白,特别是出土的秦简,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其价值可与殷墟甲骨文和敦煌文书等媲美,被专家誉为“北有西安兵马俑,南有里耶秦简牍”。 走进里耶秦简博物馆,了解秦汉文化,重返大秦帝国。 |
|
第四天 |
上午 |
湘西虫地质考察点 |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湘西虫产地挖掘中国最大的三叶虫——湘西虫。 |
下午 |
排碧阶金钉子 矮寨大桥 |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寒武统排碧阶的命名地点,作为确定和识别全球两个时代地层之间的界线的唯一标志的金钉子,是探索生命演化的关键,中国是全球拥有金钉子最多的国家(11处),打卡中国之最,了解地质学定年知识,掌握地质年代定年方法、地层学工作流程、地层年代表等知识。 之后路过矮寨大桥,让同学们简单了解矮寨大桥的工程之最。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挖掘吉首似节头虫。 |
|
第五天 |
上午 |
凤凰古城 |
游览凤凰古城,了解凤凰的建筑、街道、基础设施等特征,掌握凤凰古镇建筑与文化特征、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功能评价等知识。 |
下午 |
返程 |
责编:陈宇
一审:黄磊
二审:王德和
三审:瞿德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