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王登 新湘评论 2025-01-09 10:53:29
沙田溪村的“三股劲”
张婷婷 王 登
沙田溪村,在湖南2.36万个行政村中,它“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村子地处湘中安化县龙塘镇,虽然自然资源条件一般,但交通便利,距离高速口才几分钟车程。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是清末著名书法家、“字圣”黄自元故里。
近年来,发生在这个村的新鲜事可不少。2021年5月,湖南省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驻村,挖掘本地文化底蕴特色,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7万元。这变化的背后,是村里铆足了“三股劲”——以主动作为的“实劲”、春风化雨的“韧劲”、创新发展的“闯劲”,让这个弦歌不辍的古村,奏响时代的新乐章。
王登 摄
为民谋利有股“实劲”
沙田溪村自古崇文尚礼,民风淳朴,但村民也曾有过怨言。村里道路高低不平,路边野草丛生,河道堵塞,污水横流。“改!不光要改,还要改彻底,让村里大变样!”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暗下决心。
首要之举便是全力治理沙田溪。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村党支部书记黄勇华感慨万分:“清理了300余车垃圾,用车拉了个把月才处理完。”与此同时,全村被精细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域,引导村民自行承担房前屋后的清洁重任。村里还在村民聚居点新建3个微广场,修建了4座颇具地方特色的“风雨廊桥”,提升了村庄文化承载能力。
现在,走进沙田溪村,溪水清澈见底,绿植连线成片,村道干净整洁,农家庭院舒适惬意,家家户户挂着木质的门联,水墨涂鸦墙面赏心悦目。
当然,“面子”提升了,“里子”也要跟上。
王登 摄
村里结合当地家风文化和乡风文明建设,汇编印制《沙田溪村新时代乡风文明宣传手册》。全村共有30多名教师,他们主动加入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参与村庄治理。
村干部黄朝华回忆,以前村里的酒席简直“吃不完”,而且大家还会互相攀比,比谁的礼金高,比谁的排场大。“工作队入驻后,村里的风气大变样了。”
风气越来越好,好人好事也多了起来,勇救落水女子的黄远祥、守护瘫痪妻子8年的黄开元、助人为乐的党员黄秋才等,都成为村里“了不起的榜样”。
“以前大家聊的多是外面如何好,现在是讲起村里就自豪。”村民吉秋玉简单的一句话,折射出沙田溪村最深刻的转变——村民们自信心和精气神的改变。村民的角色意识唤醒了,对家乡的热爱更浓了,建设家乡的热情也更高了。
春风化雨有股“韧劲”
如何让文化成为共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沙田溪村有自己的探索。
把文化“种”下去,种到村民的心坎里。2024年9月,村里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落成,包括自元广场和博乐轩、清风楼两栋建筑,均为著名建筑设计师魏春雨设计。其中,博乐轩设有文化礼堂、数字直播间等,清风楼设有自元书屋、黄自元书法艺术陈列馆等。青瓦房与周围竹林、田地、远山相得益彰。
“自元书屋”是湖南首批特色农家书屋,有各类书籍近6000册,设有阅览室、阅报栏、儿童乐园等,免费开放。在这里,既能挥毫泼墨,进行书法、篆刻等传统文化教学,还免费举办公益讲座、文艺演出。
王登 摄
近年来,村里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在理论宣讲、文明实践、书法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有效推进党员学习教育、“书香沙田溪”建设等工作。“这里不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磁场,一个文化交流、人才聚集、乡村全面振兴的‘磁场’。”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队长吴良琴感叹。
如何重新寻找乡土文化的个性与基因,与时代发展产生新的融合,创造新的乡村美学与乡村生活,也成为沙田溪村孜孜不倦探索的新课题。
周末,村里翰墨飘香。一场孩子们的“书法研学”正在进行,“指实、掌虚、腕平。”黄自元的后代黄安石在书屋认真教学。而清风楼的书画作品收藏展,吸引着一批批参观者驻足。
村里通过市场化运作,与省动漫游戏协会合作,将传统书法文化和现代动漫游戏相结合,共同开发设计黄自元书法元素相关的文创产品、研学线路、农耕体验等多元文化产品。
在国际视野的影响下,沙田溪村也不断更新着生产和生活方式。日前,一群外国友人走进村里,零距离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随着锣鼓声的渐起,来自法国、巴西等国的外国友人在村民的热情邀请下,换上了戏服,跟随演员们一起学习基本的表演动作。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份跨文化的体验却让他们乐在其中。
“文化振兴”,让沙田溪村“换道变轨”,加快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文化创意、乡村美学、研学教育等新业态在这里蓬勃兴起,沙田溪村正在“变年轻”。
创新发展有股“闯劲”
扎根新时代沃土,振兴路上的沙田溪村还会生长出怎样的风景?沙田溪村的解题思路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沙田溪有竹林面积3万亩,年产成竹达200万根以上,但一直以来都仅依靠传统加工方式,未得到有效利用与开发。当前我国积极推广“以竹代塑”,驻村工作队意识到竹产业大有可为,成功引进竹加工企业铭煌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但项目引进来,到落地投产还需闯多道关。
第一关,解决厂房用地难题。村民们顾虑重重,担心土地租赁后生活没保障,担心环境污染。工作队通过党员会、组长会,统一思想集中攻关。“没想到一个晚上的‘屋场会’,就让厂房用地得到解决。”说到这件事,吴良琴记忆犹新。2023年11月,忙碌了一天的村干部和20多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敞开胸怀议事,摆问题、提意见、出点子、定方案。不知不觉中,群众的疑惑没有了,民心连通了,原本棘手的矛盾轻松化解了。
第二关,让项目早建设、早投产。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为的手”。安化县委、县政府亲自调度,为企业规划审批开辟了“绿色通道”,大大节省了时间。“平常国土、林业、环保等流程走下来至少要一两年时间,现在不到半年解决了。”企业负责人张明敏介绍。
第三关,破解施工难题。项目所在地位于一座山坡上,土方工程量大,光修一条进场公路就是一般成本的3倍。村干部带领施工人员一道日夜奋战,克服极端天气,智解施工难题,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自2024年5月开始施工以来,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初将竣工投产。粗壮的竹子,被机械设备“吞”进去后,加工成竹吸管和竹筷,而竹废料则加工成竹炭。“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创造年税收约400万元,可带动本地就业300余人,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前景广阔,安化县副县长瞿东江打心眼里为村里高兴。
王登 摄
上下一致,同心协力,这股劲,植根到每一个干群心中,而如何植根颇有学问。“村民们会推着事情往前赶。”其中的艰辛和乐趣,或许只有沙田溪村人自己最清楚。
村民时不时来项目点看看,关心工程的进度;村“两委”组建专业采伐队伍,村民们纷纷报名;借助竹资源实现环境新提质,村里要大力修整和新建林道,村民们不仅踊跃参与,还在道路两旁扎篱笆种花草。
山沟沟里有了烟火气,村民看到了希望。村民黄畅生的民宿,经营得有声有色。借助“芒果振兴云超市”“湘农荟”等平台,村民邓喜仲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将自创的“立新馒头”卖到全国各地。
不过,眼下沙田溪村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还有许多障碍等待跨越,还有许多目标等待实现。一头是“乘势而上”的人民群众,另一头是“俯身笃行”的基层干部,一点一滴,一步一印,他们正坚定不移推动沙田溪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奋进。
责编:王敦果
一审:王敦果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湘评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