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11:11:41
很认同一个观点,凡事不苛求,方见一片海阔天空。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存在完美无缺,我们须要欣然接受并不完美的自己,包容有着诸多缺陷的他人,坦然面对纷芸繁杂的世界。如果对别人,对自己,对环境太苛求,反而会徒增其累,让自己的内心失去了应有的平静。
不苛求并非是对生活的随意与放纵,而是一种源于内心深处的豁达与宽容。它使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世事的不完美,接纳生命中的种种不如意。当我们不苛求他人时,便能以理解和包容的目光去审视他们的言行,发现每个人独特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起温暖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时,内心不再被人际的矛盾与冲突所困扰,忧愁自然消散。不苛求自己,意味着允许自己有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接受暂时的失败与不足。我们可以放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这种心境下,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淡定。
不苛求他人,是一种大度。《中庸》有言:“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自己先端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先把精力放在要求别人上面,这样就没有怨恨。正己是指一个人有很强的反省能力,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内自我修炼;不求于人是一个人对其他人没有控制欲,对外不去苛责。凡事都要求自己先做好,以身作则,那自然能够感化他人,而且人家心服口服,不会有怨言。曾国藩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先正己,再化人。想要让别人一句闲话也说不出,就是要先从心底里修炼,巩固自己的修养。其次就是要放下对别人的要求,因为一旦对别人有要求,心理上不自觉地就会抬高自己,傲慢视人了。如果总是苛求别人宽容自己,就变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社会的道德风向就会出现偏差。自己做不到的事,不可强求于人;别人做不到的事,不能强求于人。一味苛求、抱怨他人,得到的是无止尽的负能量,嘴角难以上扬,眉头难以舒展。所以,人不如我意时,是我无量;我不如人意时,是我无德。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在修行的路上积累起点点滴滴。
不苛求自己,是一种清醒。生活中,我们常常对自己要求严格,过于苛求完美。我们总是在追求更好的自己,却忽略了善待自己的重要性。然而,当我们不再对自己过于苛刻,不跟自己较真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善待自己,拥抱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完美无缺。然而,当我们过分苛求自己时,不断追求完美,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无尽的焦虑和不满。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高,我们的压力就越大,自信心也会受到挑战。相反,当我们不再对自己过于苛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能减轻内心的负担,拥抱自己的独特和真实。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往往会过分强调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责备自己没有做到更好。然而,当我们不再对自己过于苛责,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失败,我们才能从中学习和成长。错误和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它们让我们更加坚韧和智慧。当我们不再把错误看作是致命的打击,而是将其视为宝贵的经验教训时,我们才能轻装前行,勇敢面对新的挑战。不跟自己较真也意味着不过分追求外界的评价和认可。我们往往依赖他人对我们的赞赏和肯定来建立自我价值感。然而,当我们不再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他人的眼光上,而是从内心寻找自信和满足感时,我们才能真正善待自己。我们要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因他人的批评或贬低而动摇。我们要树立自己的标准和追求,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长,而不是被他人的期待所束缚。当我们不再对自己过于苛求,放下对外界评价的过度依赖,我们才能真正善待自己。
不苛求环境,是一种成熟。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环境而生存,在无法改变环境时,与其苛求环境,不如改变自己。只有弱者才会因为适应不了环境而惨遭淘汰。有一句老话说:“事必如此,别无选择。”这几个字令人心痛,却又是不得不承认的真实处境。在人的一生中,总是有一些事情,虽非心甘情愿,却也无可奈何。正如每一条所走过来的路径都有它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一样,每一条要走下去的前途也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顺其自然是一种无奈,却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托夫勒说:有些人总是情愿和这个世界脱离,也要按自己惯有的速度闲混下去。这些人在变化面前无法入门,只能被社会所淘汰,更无法享受变化的新生活带来的一切乐趣。害怕变化,拒绝改变,是一个人心理衰老的一种标志。当今时代,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由于人的认知水平有限,许多人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跟上环境变化的节奏。这时就会产生一些矛盾,是让环境发生变化慢些去适应人类,还是让人类改变观念去适应环境。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环境不可能因为人的观念落后而停止改变,只能依赖于改变人的观念去适应变化的环境。所以,人必须先适应环境,然后再不断改变环境,而不是通过选择来调换环境。适应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有积极和消极之别,我们提倡积极地、主动地去适应环境,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个善于适应环境的人,能主动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能不断优化自己的心境与情绪,能积极调动自己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能为自己下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不苛求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它让我们不再被无谓的欲望和高标准所累,成为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感恩生活中的小确幸。放下苛求,不执着,以一颗宽容平和的心去面对世界,我们就能摆脱烦恼的纠缠,进入一片海阔天空,拥抱无忧无虑,无愁无烦。(作者 张光友 系湖南省君子文化研究会会长)
责编:陈舒仪
一审:王智芳
二审:袁欣
三审:龚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