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筑梦、共绘乡村新景——记衡阳幼儿师专派驻衡东县洣水镇南塘村第一书记陈小科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3 15:43:18

“陈书记,陈书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陈小科从睡梦中惊醒,他打开灯,抬头望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时钟,凌晨1点29分。他急忙打开了门,看着站在门口的村支委李斌和罗果平,虽穿着雨衣,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头发、脸上全是雨水。此时,陈小科看着外面下着的瓢泼大雨,顿感不妙。“赶紧转移居住靠近山体的群众!”他们三人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分头挨家挨户敲门提醒,疏散群众,一直忙到天亮。2024年7月28日,受“格美”台风影响,衡东县洣水镇南塘村受灾严重,农田被毁、依山而建的部分房屋受损严重、村里交通受阻、部分电力中断……南塘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此次灾情,及时转移群众,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利用自己的音乐特长指导村民在村委会前坪练习锣鼓

南塘村目前有18个村民小组,在籍人口1861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0人,与白莲镇、新塘镇接壤,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是全镇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

因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等因素,缺少发展机遇和条件,在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短板和差距,2024年被确定为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同年6月,经组织推荐,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小科被衡阳市委组织部派驻该村担任第一书记。

陈小科到任后,首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深化理论学习。他坚持给村里的党员讲党课,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凝心聚力,提升党员的责任担当意识。他深入了解本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村集体经济。

南塘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基本农田2080余亩,林地近4500亩。根据南塘村实际情况,他和其他村支委一起制定发展强村计划。通过整合本村现有的山林、田地资源,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流转村民农田发展水稻种植,整合闲置山林种植油茶、药材。对村小二型水库开发利用发展养鱼产业,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

给村里党员上党课

陈小科和村党支部书记李进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8月,争取资金10万元在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极大地改善村民晚上出行条件。发动村民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板,引进汇智(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衡东分公司签订光伏发电项目租赁合同,带动村民增收。

陈小科注重深入走访、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增进党群关系。陈小科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村里喜欢跳舞唱歌的村民聚集起来,每天晚上在村委会前坪唱歌、跳舞、打锣鼓。为了改善条件,特地在村委会前坪加装了两盏大灯,每天晚上村委会前坪灯火通明,非常热闹,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

和村干部一起查看修复被洪水冲垮的溪坝

陈小科通过拉家常、屋场恳谈会等形式,在全村开展全覆盖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在走访的过程中听取群众对村支两委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向群众广泛宣传近期的一些国家政策。陈小科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特别是九组61岁的五保户罗一明,几乎每天都要来村委会和陈小科聊聊天,他说,“小陈年纪小,和我侄儿侄女年龄差不多,但是我和他沟通没有代沟,我最喜欢和他聊天拉家常。他没有干部的架子,爱办实事,说话也实在,和我们走得近,我们村民都很喜欢他”。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陈小科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走到群众中去,倾听“真”意见、了解“最”需求,把“忠诚、为民、务实、担当”的党员干部形象真正扎根进村民的心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这样践行着,还将继续这样走下去。(文/李 慧 戴嘉柔 图/邹淑婷 部分图片由陈小科提供)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