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互助社” 温情暖人心

郭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4 09:11:3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利

临近春节,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岿山村,村“老年互助社”紧锣密鼓筹划春节前走访慰问村里老人的活动。邮亭圩镇四级调研员、“老年互助社”发起者李红兵告诉记者:“这是互助社一年中最隆重的事,为独居老人送温暖。”

岿山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村里共1201人,常年在家的仅220多人,其中留守老人179人。

如何让村里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安享晚年?2022年,岿山村在几位退休村干部的发起下,成立永州市首家农村“老年互助社”,社员由基层党员、退休干部、热心公益的老教师、医生等老年骨干组成。

“每名社员负责照应1至6位独居老人,如今互助社29名志愿者已能覆盖全村独居老人。”村老年党支部书记、“老年互助社”社长张金莲介绍,互助社划分微网格,建立社员与微网格里的老人结对帮扶机制,志愿者村情明、村人熟,帮助老年人解决空巢独居、高龄失能等多种难题,确保每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志愿者隔三岔五来我家探望,逢年过节还给我送吃的用的。”85岁的独居老人陈六一,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他谈起“老年互助社”,心里充满感激。

“老年互助社”还定期为老人们开展常见的老年病救治培训,如简单急救、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指引等。

养老互助,困有所帮,良性循环。“老年互助社”将志愿者们提供服务的时长,以“道德积分”的形式存入“道德银行”,形成记录台账,在志愿者们年老或身体较差时,可用积分换取相应照料。

“12月份走访看望蒋艮秀、齐朱华、唐翠荣、杨水清、蒋玉凤老人1次;进行村内防电信诈骗宣传1次……”在2024年度“道德银行”积分统计表上,详细记录着互助社成员这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记者注意到,统计表上志愿者们探望蒋玉凤老人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人。原来在一年多前,蒋玉凤遭遇自己右腿股骨头坏死、大儿子车祸重伤、老伴又撒手人寰等变故,张金莲和几位志愿者时常去慰问开导她。

“要是没有他们,我都不知道怎么挺过那段日子。”如今,蒋玉凤行动已无大碍,还成了“老年互助社”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负责照料年近八旬且患有眼疾的蒋英秀老人。

如今,岿山村养老互助模式,已被复制到邮亭圩镇另7个村。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1月14日第8版

责编:杨鸿雁

一审:潘文秀

二审:詹娉俏

三审:熊佳斌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