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 | 糖尿病足——隐藏在脚下的 “甜蜜杀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4 10:37: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郭斐

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里,有一个 “狠角色” 常常被大家忽视,那就是糖尿病足。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甜蜜杀手”,悄无声息地威胁着患者的健康。据统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面临截肢风险,而截肢患者的死亡率更是高达22%。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患者的痛苦与挣扎。伴随着寒冬侵袭,气温降低,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这对糖尿病患者的双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在冬季如何防范这个 “甜蜜杀手”。

糖尿病足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种足部病变。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患者的下肢神经和血管受到损伤。一方面,神经病变让足部感觉变得迟钝,对疼痛、冷热的感知力下降;另一方面,血管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伤口难以愈合。一旦足部出现微小破损,比如被鞋子磨破起小水泡,或是不小心划伤,在这 “内忧外患” 的情况下,伤口极易感染、溃烂,且一发不可收,严重的就可能走向截肢的结局。

一、冬季为何成为糖尿病足的 “高发季”?

1、血管收缩,供血雪上加霜:冬季气温较低,人体血管会遵循 “热胀冷缩” 的规律,出现收缩现象。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本身下肢血管就因长期高血糖侵蚀,存在管壁增厚、弹性降低、管腔狭窄等问题,低温下血管收缩更是加剧了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足部供血严重不足。就好比年久失修的水管,在寒冷天气里进一步变窄,水流愈发不畅,足部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抵御外界损伤的能力直线下降,微小伤口也难以愈合,大大增加了糖尿病足的发病概率。

2、神经病变,感觉愈发迟钝:糖尿病引发的神经病变,让患者足部感觉变得麻木、迟钝。冬季穿着厚重衣物、鞋袜,足部即便受到挤压、摩擦甚至出现小伤口,患者也可能浑然不觉。例如,由于对温度感知不灵敏,使用热水袋、暖手宝、烤火炉等取暖设备时,极易发生烫伤,烫伤后的皮肤破损又极易引发感染,进而诱发糖尿病足。

3、节日饮食,血糖波动难控:冬季各类节日密集,美食诱惑增多,像春节期间的丰盛家宴,糖果、糕点、油炸食品等含糖、含油脂量高的食物频繁上桌。糖尿病患者稍不注意饮食控制,过量进食这些高热量食物,就会使血糖急剧上升。血糖的大幅波动不仅会加重体内代谢紊乱,进一步损伤神经和血管,而且高糖环境恰似细菌的 “营养基”,有利于细菌滋生繁殖,一旦足部有伤口,感染风险便会显著提高。

4、运动减少,下肢循环变差:天寒地冻,人们自然而然地减少了户外活动量,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运动量不足,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减少,血液回流动力减弱,足部血液循环就会变得缓慢。这就如同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容易淤积,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也更容易在下肢血管沉积,加重血管堵塞程度,为糖尿病足的发生埋下隐患。

二、糖尿病足的症状,早识别早安心

了解糖尿病足的症状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患者在早期察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糖尿病足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神经病变为主的症状:这类患者足部通常感觉温暖,却麻木、干燥,疼痛不明显,足部动脉搏动良好。常表现为肢体有针刺感、灼热感或蚂蚁爬行感,仿佛足部不是自己的,对触摸、压力等刺激反应迟钝。许多患者会形容走路时有踩棉花感。另外,由于足部感觉麻木,即便鞋子不合脚,长时间摩擦导致皮肤破损,患者也难以察觉,为后续感染埋下隐患。

2、缺血病变为主的症状:以足部血管病变突出,神经功能尚好。足部发凉、皮肤苍白是最直观的表现,患者自己触摸足部,能明显感觉到温度低于身体其他部位,而且皮肤看起来没有血色。足部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甚至难以摸到。病情发展后,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肌肉因供血不足产生疼痛、麻木,迫使患者停下休息,待症状缓解后才能继续行走。若缺血进一步加重,还会引发静息痛,即便在休息时,足部也会剧烈疼痛,尤其在夜间,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让患者痛苦不堪。

3、混合型症状:最为棘手,同时兼具神经病变与血管病变特征。足部既感觉麻木,又发凉怕冷,皮肤干燥、弹性差,肌肉萎缩,还伴有间歇性跛行。随着病情迁延,足部极易出现溃疡、坏疽,初期可能只是小水泡、小伤口,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快就会溃烂扩大,伤口久久不愈,散发出难闻气味,严重时整个脚趾甚至足部变黑、坏死,面临截肢风险。

三、预防糖尿病足,从日常点滴做起

1、控糖是关键

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核心。稳定的血糖水平能减缓神经和血管病变的进展,为双脚健康筑牢根基。

首先,饮食上要遵循低糖、高纤维原则。增加蔬菜、全谷物、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它们消化吸收慢,有助于平稳血糖。减少精制谷物、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物摄取,像白面馒头、汽水应尽量远离餐桌。

其次,适度运动不可或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运动能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还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但要注意,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运动时选择合脚运动鞋,防止足部受伤。

再者,规律用药至关重要。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切勿自行增减药量。定期复诊,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长期达标。

2、呵护双脚,细节不可少

(1)保持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不超过 37℃)洗脚,既能清洁又可促进血液循环。洗完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注意趾缝间,避免积水滋生细菌。干燥后涂抹润肤霜,但不要涂在趾间,防止过于潮湿引发真菌感染。

(2)选对鞋袜:鞋子要选宽松、透气、舒适,鞋头宽大、圆头款式,下午脚胀时试穿,确保不挤脚。材质以皮革、帆布为佳,新鞋先试穿半小时,检查有无磨脚处。袜子选纯棉或羊毛材质,吸汗透气,袜口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每天换洗。

(3)正确修剪指甲:洗脚后指甲变软时修剪,剪成平口,勿过短或剪出尖角,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诱发甲沟炎。若视力不佳或手脚不灵活,可请家人帮忙。

(4)避免烫伤:因神经病变,足部对温度感知差,禁用热水袋、暖手宝、烤火炉直接暖脚,泡脚水温不宜高,可用手肘或水温计测水温,控制在 37 - 38℃,时间不超15分钟。

(5)定期检查:每天睡前检查双脚,查看有无红肿、破损、水泡、鸡眼、胼胝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定期到医院做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血管超声等,了解足部健康状况,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四、内分泌科医生的贴心叮嘱

亲爱的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冬季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季节,但只要您提高警惕,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就能大大降低发病风险。有一简短糖尿病足防护顺口溜,请您牢记:

糖尿病足要小心,健康隐患须留神。足部护理很重要,稍有不慎病来扰。

血糖控制要达标,日常监测不能少。鞋袜合适别挤脚,伤口感染早治疗。

走路姿势多留意,避免受伤别大意。定期检查勤洗脚,健康双足伴到老。

同时也提醒您,一旦足部出现异常,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务必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记住,您不是一个人在与糖尿病战斗,我们医护人员始终陪伴在您身边,株洲市三三一医院代谢内分泌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愿您在这个冬天,血糖平稳,双脚温暖,远离糖尿病足的困扰,开开心心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日子!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